@ 2025.03.29 , 14:15
1

还记得小行星2024 YR4吗?最新观测表明它可能会撞上月球

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WST)的敏锐目光,捕捉到了小行星 2024 YR4 的新动向——它仍有可能撞上月球。回想今年早些时候,这颗不小的太空岩石可着实让全球太空机构紧张了一阵子,因为它被预测在 2032 年撞击地球的概率曾一度高达 3.1%,这绝非小事。万幸的是,后续更详细的观测结果传来喜讯,撞击地球的可能性已降至几乎为零。然而,故事并未结束,天文学家们如今反而对它可能撞向月球的前景颇为期待。

事情还得从今年二月说起。当时,关于 2024 YR4 可能撞击地球的担忧正甚嚣尘上,来自马里兰州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 Andrew Rivkin 和他的同事们当机立断,申请了宝贵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观测时间,希望能更清楚地看一看这块“天外来客”。他们的申请得到了批准,在 3 月 26 日,JWST 对这颗小行星进行了长达 5 小时的细致观测。正是这次观测,极大地加深了我们对 2024 YR4 的认识。

举个例子,我们对它的大小有了更准确的把握。之前,科学家们利用地面望远镜进行观测,估算出它的直径大约在 40 米到 90 米之间。但这种基于可见光的观测方法有个局限,需要猜测小行星表面的反光程度,误差较大。而 JWST 配备了强大的红外传感器,能够直接探测小行星自身散发的热量,从而更精确地测定其尺寸。多亏了 JWST,我们现在知道,2024 YR4 的直径约为 60 米(误差范围在正负 7 米)。

知道了它的确切尺寸,我们更能体会到最初担忧的严重性。假如当初的轨道预测没有改变,一个直径 60 米的小行星撞向地球,其威力足以引起联合国支持的“空间任务规划咨询小组”的高度警惕。届时,启动紧急任务,尝试改变小行星轨道以避免城市规模的灾难,将是大概率事件。

然而,既然地球已经安全,天文学家们的心态也发生了转变。他们现在反而有些“期待” 2024 YR4 在 2032 年撞上月球。为什么呢?因为这将是一次千载难逢的科学观测良机!科学家们将有机会史无前例地近距离(通过望远镜)观察一次已知大小(约 60 米)、已知速度、已知成分的小行星撞击事件,并详细研究其后果——比如,它可能会在月球表面砸出一个直径约一公里的大坑。当然,这种期待能否实现还是个未知数,目前预测的撞月概率只有 2%。

谈到为何还要继续紧盯这颗小行星,Rivkin 坦言:“我们持续观测它的一个动力,就是想看看这个(撞月)概率数字是会上升呢,还是也会像撞地球概率那样最终归零。” 他风趣地补充道:“不过话说回来,2% 的命中率就意味着 98% 的落空率。这要是在赌场里,你压它会撞上,那绝对是疯了才会下的赌注。”

来自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的 Alan Fitzsimmons 也表达了类似的期待:“我们都暗自祈祷它能撞上月球。这对地球来说毫发无伤,却能让我们第一次有机会研究一个成分、大小都已知的小行星如何在月球上‘砸’出一个坑来。”

英国肯特大学的 Mark Burchell 则从另一个角度指出了这次潜在撞击的价值——研究撞击瞬间产生的“闪光”。他解释说:“如果能预测到一次小行星撞击,那将是研究撞击点瞬间闪光的绝佳机会。要知道,在过去,人们普遍认为这种撞击闪光是观测不到的。直到大约 2000 年左右,才有科学家通过巧妙的设计,用两台望远镜同时观测,捕捉到了同一个撞击闪光。这就证明了那并非阳光反射的干扰,也不是相机出了问题,而是真实的撞击信号。” Burchell 感叹道:“可以说,一夜之间,大家的认知就彻底改变了。”

确实,此前也有一些人造探测器被特意引导撞向月球,并成功观测到了撞击闪光,比如欧洲空间局的 SMART-1 探测器。但是,自然发生的小行星撞月事件虽然不能说绝无仅有,却非常难以预测。即便偶尔幸运地观测到一次,通常也不知道撞上来的小行星到底有多重、速度多快,这就给后续的科学分析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因此,要想观测到 2024 YR4 撞击月球产生的闪光,需要满足一系列苛刻的条件:首先,它得真的撞上月球;其次,撞击点必须恰好发生在月球朝向地球的这一面;再次,撞击点还得位于当时月球未被太阳照亮的黑暗区域。仅仅这些条件,就让成功观测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即便撞击真的发生了。还不止这些,观测者本人也得身处地球上合适的观测地点,并且祈祷观测时能有个好天气,没有云层遮挡。

然而,一旦所有这些“如果”都变成了现实,” Burchell 总结道,“那我们就拥有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受控实验’:一个我们已知大小、已知速度的天体撞向月球,我们可以精确测量它产生的闪光有多亮。这绝对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实验,一个绝佳的科学机遇!” 他补充说:“我相信,届时专业的天文望远镜肯定能捕捉到这一瞬间,甚至质量好一些的双筒望远镜或许也能让你一睹奇观。”

本文译自 New Scientist,由 BALI 编辑发布。

赞一个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