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肠道细菌可能与抑郁症有关
研究发现,肠道细菌Morganella morganii可能与抑郁症有关,它产生的特殊脂质分子能引发炎症反应,而炎症与抑郁的关系早有猜测。这一发现为探索环境因素与心理健康的联系提供了新思路。
这是一项让人意想不到的研究。Morganella morganii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细菌,在炎症性肠病(IBD)和尿路感染等疾病中扮演“机会主义病原体”的角色。然而,几年前的一项研究却发现,它可能与重度抑郁症有直接联系。
起初,这个结论让研究团队都产生了怀疑。毕竟,在探究微生物组与人类健康甚至疾病的复杂关系时,得出这种“简单粗暴”的因果推论往往意味着哪里出了问题。但数据不容忽视:在分析了来自5959名受试者的2801种微生物分类群和7967866个人类基因变异后,这一细菌的信号是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中最强的之一。而且,当研究人员回溯多年后的健康记录时,依然发现Morganella morganii的水平与重度抑郁症之间存在稳定的相关性。
那么,这种细菌到底是如何影响情绪的?按常理来说,单一细菌很难直接导致精神疾病,所以研究人员开始寻找可能的机制。最新的一项研究发现,这种细菌与一系列炎症相关疾病有关,比如IBD和II型糖尿病。而它的“犯罪证据”则是一种奇怪的脂质分子。
这些脂质与心磷脂(cardiolipins)非常相似。心磷脂是存在于许多细菌以及线粒体内膜中的脂质分子,它们被认为是线粒体起源于古细菌的证据之一。但Morganella morganii产生的这些脂质有个特别之处:它们不是普通的心磷脂,而是在人类和细菌生物化学中都罕见的变种——它们的核心结构不是甘油,而是二乙醇胺。
二乙醇胺是什么?它本不属于人体或细菌的新陈代谢体系,而是一种工业污染物。几十年来,科学家已经证实,心磷脂合酶这种“挑食性”不太高的酶可以误将二乙醇胺整合进细胞脂质,尽管水平很低。但这些“变种”脂质具体会对身体产生什么影响?
研究表明,这些特殊的脂质具有强烈的促炎作用,能够激活TLR受体,导致IL-6的释放。而IL-6水平早就被认为与抑郁症有关。因此,从整体来看,这些发现进一步支持了长期以来关于炎症与抑郁症之间关系的猜测。而如果Morganella morganii的感染水平较高,或者环境中的二乙醇胺暴露增加,那么抑郁症风险可能会进一步加剧。
这项研究揭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环境因素、肠道微生物与精神健康之间的联系比我们想象得更紧密。看来,我们对这个复杂系统的了解,还远远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