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3.27 , 08:04
2

冷血的真相:揭示精神病态者同理心缺失之谜

研究表明,精神病态者处理疼痛的方式异于常人,这可能与他们缺乏同理心有关。他们不仅对自身疼痛的感知较低,对他人痛苦的生理反应也较弱。然而,某些精神病态特质在特定职业中,如外科医生,反而可能成为优势。

长期以来,精神病态总是与凶手、臭名昭著的罪犯以及奈飞纪录片中那些令人毛骨悚然的真实犯罪故事联系在一起。然而,我们最近的研究表明,精神病态者与疼痛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可能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了他们缺乏同理心的原因。

精神病态特质存在于一个连续的谱系中,我们每个人都位于这个谱系的某个位置。然而,要被一些医学专业人士认定为“精神病态者”,你需要位于这个谱系的较高一端。

通常,在精神病态特质谱系上得分较高的人表现出更高的疼痛耐受性。而且,这种情况通常会反映在他们的生理机能上。

举例来说,在2022年的一项研究中,精神病态特质较高的人在承受压力疼痛时,大脑活动显示出较低的水平。

当我们最近对不同精神病态水平的人进行关于疼痛的研究时,我们的结果令我们感到惊讶。具有高水平精神病态的参与者似乎以不同于低水平精神病态的人的方式来处理疼痛。

我们使用一种装置对参与者施加压力疼痛,该装置使用压缩空气将一个小的圆形探头轻轻地压在参与者的指甲上。我们通过他们的出汗反应来测量他们的反应。

这被称为皮肤电导反应 (SCR),它会在“战斗或逃跑”时被激活,甚至在我们需要注意时也会被激活。这通常会增加汗液的产生。这就是我们用来测量参与者对疼痛和同理心的反应的方法。

在我们的实验开始之前,我们缓慢地增加参与者感受到的压力水平,直到他们告诉我们他们已经达到了他们的疼痛阈值(他们可以承受的最大疼痛)。低精神病态组和高精神病态组选择了相似的压力水平作为他们的疼痛阈值。

接下来,我们施加不同程度的压力(最高压力为每个参与者的疼痛阈值),以确保参与者不会习惯这种刺激。每次刺激后,参与者被要求使用0-100的自评量表来评估他们感受到的疼痛程度。

我们发现,精神病态水平较高的参与者报告说,他们感受到的疼痛比精神病态水平较低的参与者要少。高精神病态组甚至将他们自己的疼痛阈值评为比低精神病态组的疼痛阈值更低(在0-100的范围内)。然而,他们的SCR与那些精神病态水平较低的人相同。

那么,这意味着什么呢?

这表明,精神病态水平较高的人以不同的方式解读疼痛。也许这解释了为什么精神病态与更大的冒险行为以及对他人更高程度的暴力或攻击行为有关——他们无法以与其他人相同的方式识别疼痛感。

通常,精神病态与威胁情境中较低水平的生理反应有关,因为他们不会将疼痛与恐惧或惩罚联系起来。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高精神病态者和低精神病态者之间疼痛感知的差异可能是心理上的,而不是生理上的。这可以解释为什么自评报告存在差异,而出汗反应却没有差异。

我们不知道他们是在假装感到疼痛,还是与他们身体的生理机能联系较少。但2019年对儿童的一项研究表明,那些具有高度精神病态特质的孩子在感到恐惧时可能会采取极端的应对方式。例如,这些孩子表现出迟钝的情绪反应、脱离或冒险行为来应对压力。

那么,对他人痛苦的同理心呢?

我们还通过向参与者展示图像来测试他们对他人的痛苦的反应,例如,一只手被夹在门里,或者一只光脚踩在玻璃上。之前的研究表明,精神病态水平较高的人在面对他人的痛苦时,生理唤醒水平较低。

例如,2015年的一项研究发现,精神病态水平较高的人在看到他人处于痛苦境地时,大脑活动水平较低。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发现,精神病态水平较高的人不仅报告说他们感受到的同理心较少,而且在看到他人遭受痛苦时,也表现出较低的出汗反应。

这种较低的SCR也在具有精神病态特质的男性囚犯中被发现。它通常表明对他人痛苦的关注或专注较少。

我们的研究表明,缺乏对他人的同理心可能并非有意识的选择。我们最近的系统性回顾(我们考察了之前关于精神病态和疼痛感知的八项研究)也有助于证实这些发现,表明精神病态与大脑对他人痛苦的反应中较低水平的活动有关。

研究表明,对他人的同理心水平较低可能受到对疼痛的更高耐受性的影响。如果一个人不像其他人那样理解疼痛感,他们可能也不理解其他人可能正在经历的疼痛。

此外,2020年的一篇综述表明,用于处理疼痛的大脑网络也用于处理同理心。这可能意味着,如果精神病态水平较高的人自己感觉到的疼痛较少,他们通过这个共享网络对他人的疼痛的感知也可能降低。

仅仅因为你表现出更高的精神病态特质并不一定意味着你将成为你自己真实犯罪纪录片中的主角。事实上,最近的研究(包括2022年的一项研究)指出,精神病态特质可以是积极的,并且可以帮助人们调节自己的情绪。

外科医生和其他医疗专业人员表现出高水平的精神病态特质,特别是人格特质中对压力的免疫部分。

也许正是这种特质使得具有高度精神病态特质的医疗专业人员能够在压力下保持冷静,从而使他们能够在不受压力影响的情况下做出快速、理性的决策。

本文译自 ScienceAlert,由 BALI 编辑发布。

赞一个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