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玉米糖浆是如何统治美国的
高果糖玉米糖浆的崛起背后隐藏着政府补贴与政策操纵的故事,它影响了美国农业、食品产业与消费者健康。
高果糖玉米糖浆的统治之路
在美国爱荷华州的平原上,Archer Daniels Midland(ADM)公司的加工厂日夜忙碌,处理从中西部农场运来的玉米。这些玉米被转化为淀粉和液态糖浆,再装入巨型罐车,销往全球。ADM于50多年前建设了这座工厂,并将其设计为灵活可扩展,以适应玉米甜味剂需求的增长。然而,如今高果糖玉米糖浆的风光似乎正在褪去。
过去二十年间,美国高果糖玉米糖浆的消费量逐渐下降,而传统的蔗糖和甜菜糖的使用却有所回升。一些政治人物,如Bernie Sanders和Robert F. Kennedy Jr.,已公开批评高果糖玉米糖浆与肥胖之间的关联,甚至有人提议立法禁止其使用。但高果糖玉米糖浆之所以能长期占据市场,背后依赖的不仅是经济价值,还有复杂的政府补贴、关税政策和企业游说。
玉米背后的政治博弈
要理解玉米甜味剂的崛起,Dwayne Andreas这个名字不可忽略。这位ADM前CEO在1970年代引领公司进入高果糖玉米糖浆市场,并通过广泛的政界人脉,确保公司的利益。他与时任总统Jimmy Carter及参议员Bob Dole联手推动了一系列有利于国内糖业的价格支持法案和进口关税配额政策。这些措施一方面稳定了美国糖农的价格收入,另一方面却为高果糖玉米糖浆创造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从可口可乐到全民甜食
在这些政策的推动下,高果糖玉米糖浆成为比传统糖更经济的选择。1980年,可口可乐宣布将部分糖分替换为高果糖玉米糖浆。一年后,百事可乐也紧随其后,到1984年,两大饮料巨头完全转向高果糖玉米糖浆,每年新增的需求量达50万吨。
这种糖浆迅速占据冰淇淋、烘焙食品和早餐谷物等市场,同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到1990年代中期,虽然高果糖玉米糖浆仅占ADM收入的10%,却贡献了公司30%的利润。这种甜味剂的低成本和高利润率完全得益于美国政府对玉米的大量补贴。
政策的代价与民众的账单
尽管高果糖玉米糖浆的使用量近年有所下降,但因关税和补贴政策,美国消费者依然为甜味剂支付了高昂代价。研究显示,这些政策每年增加了数十亿美元的额外成本,同时阻碍了食品生产领域的就业增长。农业政策专家Bruce Babcock指出,农业行业的游说力量非常强大,使得这些不公平的政策难以撼动。
与此同时,肥胖和健康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虽然一些研究表明高果糖玉米糖浆对健康的影响可能并不比蔗糖更糟,但无论如何,超加工食品对健康的不利影响已经无法忽视。
高果糖玉米糖浆的兴衰体现了政策、经济和健康之间复杂的博弈。虽然消费者最终为此买单,但改变现状依然充满挑战。这是一场甜蜜而沉重的交易,美国农业和食品产业或许得利,但公众却难以品尝到真正的甜头。
本文译自 The Hustle,由 BALI 编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