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1.16 , 07:02
0

美国科技圈兴起“在家上学”

科技圈父母热衷于在家教育,以“避开普通人”为底层逻辑。然而,孤立的成长环境是否真的能培养改变世界的人?

为什么科技圈的人突然迷上了在家上学?

对我来说,这种趋势让人摸不着头脑。聪明的世俗派,特别是科技行业的人,如今将“在家上学”视为一种高地位的选择。

我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都在家接受教育——这直接塑造了我的技能组合,堪比《长发公主》中的Rapunzel。让我直言,我们七个兄弟姐妹从来不是“街区酷孩子”的代名词。

在电影《贱女孩》中,Lindsay Lohan对“在家上学”有两种刻板印象,而我两者皆是:
* 学术怪咖,拼写比赛赢家。我曾两次进入全国拼字比赛决赛,ESPN的John Marvel还因为我是“在家上学的孩子”,并且名字他不会念,而看好我的胜算。
* 宗教狂热者,相信“年轻地球论”。值得庆幸的是,地球的历史足够长,足以让人遗忘我在高中写的乡村西部音乐剧《创造论与进化论:西部故事》。

电影中,Cady Heron(Lohan饰)打破了这种刻板印象:她是一个见多识广、适应良好的孩子,主要因父母职业而非意识形态选择了在家上学。她是个“可以接受的”在家教育样本,堪称独角兽!

而如今,这种设定已不再成立。在家教育现在是高地位的象征。我孩子这一代满是Cady Heron式的角色。

但为什么会这样?

围绕在家教育的策略性争论其实互相抵消了。

支持者认为:学校中可能存在身体、情感或性侵风险。
反对者认为:统计上看,家中更危险,尤其当孩子接触不到外界时。

支持者说:一对一教育效率更高,Bloom的“二西格玛问题”无可匹敌。
反对者说:孩子有学习障碍时,缺乏专业介入可能掉队。

支持者举例:我们七口之家用2.5万美元的收入支撑了在家教育。
反对者则指出:在家上学的孩子缺乏足够社交互动。

总之,这些争论无法说服任何人。在家教育依然是意识形态选择。

那为什么它变得流行?

我认为,这些科技父母天生是黑客,他们将“在家上学”视为终极生活技巧:不和普通人混在一起。

无论宗教信仰如何,这才是他们选择的核心动机:不和普通人互动,不忍受普通人速度的课堂,不与失败者、恶霸和闹事者社交,不受城市学校的局限,甚至最终不接受传统高等教育,不从事朝九晚五的工作。他们不随波逐流,而是建立自己的系统。

在单一情境下,这种愿望完全可以理解。历史上的富人总以“私人辅导”或“欧洲游学”方式教育子女。

但富人家养出的孩子常常并不讨人喜欢。

从外界来看,我的在家教育算是成功的。我SAT成绩不错,有一份回报丰厚的职业,也没染上毒品。我也算正常人。

但即便如此,32岁的我仍面临以下困扰:
* 社交尴尬与焦虑
* 很难建立现实生活中的友谊
* 对深入连接他人不耐烦:谁需要呢?
* 一种与现实脱节的持久感

这并不算太糟。我是一个功能健全但有点傲慢、略显忧伤的人。

奇怪的是,我认识的大多数聪明科技人,尽管无视传统精英主义,却希望孩子“不接触普通人”,以此成就非凡。

等等。

你怎么能改变世界,而同时却教孩子从小藐视大多数人?

我有三个孩子。我最担忧的是他们被各种压力影响。内心深处有个声音告诉我:避开冷漠的老师和消极的同龄人,避免丢脸的公开失败。

这个声音不断劝说我:“让孩子在家上学,远离普通人,他们只会伤害你的孩子。”

但我养育的是人,不是温室里的花朵。在父母支持下,一些学校中的挫折恰是孩子成长的动力。

当然,换种方式也能培养这种韧性。我认识一些在家教育做得很成功的家长。他们努力让孩子融入社区——参加俱乐部、团队、夏令营、志愿服务,同时灵活应对教育方式。他们令人敬佩,却始终在攀登一座陡坡。

目前,我的孩子在学校。他们似乎拼写得挺好。

本文译自 goodtechthings,由 BALI 编辑发布。

赞一个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