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及气候
环境恶化远超科学家预计,海洋生命告急
日前,由全球海洋状况研究会ISPO(International Programme on the State of the Ocean)组织的各方专家论坛发出警告:过度捕捞、污染和气候变化给海洋环境与生物所带来的影响远远超出了之前科学家的预计,海洋生命很有可能进入一个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速灭绝期”。
[-]
牛津大学保护生物学教授Alex Rogers说调查的结果“使人震惊”,“当我们把人类对于海洋的各种影响总和起来考虑时,其可能影响远远超过了我们各自单独的计算。”
即使不看各种因素之间的结合作用,许多事态的发展也比科学们的预计要快:格陵兰和南极冰盖的融化、海平面的上升、海底甲烷的释放,昆士兰大学的珊瑚研究专家Ove Hoegh-Guldberg说这些变化“甚至大大超过了我们在前几年的估计。”
不过最令人担忧的还是这些不同因素所产生的“化学反应”,例如,污染物依附在塑料颗粒上,塑料颗粒沉入海底被底层鱼类吞食将污染物引入整个食物链,又例如塑料颗粒带动有毒藻类扩散到其它地区,而珊瑚则受到海洋酸化、气候变暖、当地污染、过度捕捞等各方面的影响,目前全球有3/4的珊瑚礁都有衰减的危险。
地球生命曾因为小行星撞击等原因发生过五次大灭绝的阶段,第六次是否会是由人类造成的呢?尽管如今的数据尚不能明确指出新的灭绝期即将到来,科学家们仍忧心忡忡地指出目前的环境变化速度已经超出了化石记录中的所有已知时段。过去每次大灭绝时期的先兆——碳循环不稳、海水酸化和氧不足——都已经出现,而海洋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甚至已经超过了5500万年前世极暖期(Paleocene-Eocene Thermal Maximum)海洋生命大灭绝时期的程度。
为了应对这些可能出现的灾难,ISPO给出了许多建议,其中最紧迫的三条是:
1、立刻停止剥削式(exploitative,似乎没有更好的翻法了?)的捕捞,尤其是在缺乏管理的公海。
2、对塑料、农业化肥和人类粪便等污染物绘制地图并减少排放。
3、大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这样看来,前景不容乐观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