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2.24 , 08:01

隐秘的欧洲食人史

研究揭秘欧洲食人习俗,横跨史前到中世纪,因饥荒、医疗甚至宗教而生,禁令频出却难根绝。

说到西欧的现代史,人们总爱把它描绘成文明的灯塔,与世界其他地方的“野蛮”形成鲜明对照。几个世纪以来,食人习俗似乎一直是横亘在欧洲人与外界之间的一道红线。可我的最新研究却发现,这种被视为残忍至极的行为,在西欧其实没那么罕见。从史前时代到后来的几个世纪,人类吞食同类遗体的现象时有发生。

为什么要这么做?原因五花八门。远古时期,可能是为了填饱肚子;到了中世纪,饥荒、战争或社会动荡时,食人变得不再陌生。比如,饿极了的人们会把目光转向身边的尸体,只为多活一天。但更有意思的,是有些人相信人体部位能治病。这种“药用食人”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少痕迹。

早在罗马时代末期到中世纪初,《狄奥多西法典》和《西哥特法典》里就有了明文规定,禁止破坏坟墓提取血或骨头之类的东西当药用。7世纪后,这些禁令沿袭下来,试图管住那些把墓地当药铺的人。可法律越出越多,正说明这种事压不下去。到了基督教兴起时,教会也坐不住了。他们编了《忏悔手册》,列出罪行和惩罚,想管好社会上的是非对错。比如,《希伯尼教规》规定喝血或尿的人得在主教监督下吃七年面包喝水。7世纪末,还有手册说吃了人肉或人血的动物不干净,不能碰。

当时最有名的《忏悔手册》出自坎特伯雷大主教Theodore of Tarsus。他特别提到,有些女人喝丈夫的血治病,严令禁止。西班牙的蒙特卡西诺修道院也有类似规定,甚至连把精液混进食物都算罪过。这些禁令常针对女人,觉得她们能从男性的血或经血里汲取治愈或魔力。禁令背后,是一个必须控制的现实。

基督教刚兴起时,自己也没少被误解。有人觉得他们的仪式像食人,拿人祭神。后来,这种指责倒被基督徒甩给了中世纪欧洲的犹太人或其他“异端”,比如Cataphyrgians,说他们的圣餐是用小孩血和面粉做的。可教会自己呢?对本地圣人的遗体也没完全放手。圣人死后,墓地成了灵丹妙药的来源。跟直接吃人不同,接触圣人遗物或吃点墓地的油、水、尘土和石头倒是被允许的。这从“吃死人”变成了“吃圣物”,听着高级了不少。

有个故事很能说明问题。传说君士坦丁皇帝得了麻风病,医生建议他杀几千个孩子,用血沐浴治病。他正准备动手时,圣西尔维斯特和孩子的母亲们劝他改信基督教,洗礼后奇迹般痊愈了。这故事从意大利传遍欧洲,到10世纪的卡斯蒂利亚修道院都有记录。它想说的是,异教有多残忍,基督教多仁慈。

到了19世纪,食人还没完全退出舞台。José Oriol Ronquillo在1855年的材料字典里提到,人体的脂肪、血和尿仍有药用价值,这其实是从1759年的一本法国字典抄来的。浪漫主义文学里,吸血鬼、狼人这些嗜血的形象也跟这种观念脱不了干系。可早在美洲和非洲殖民前,食人就已经是基督教和“异教野蛮”斗争的一部分。基督教没把它彻底丢弃,而是换了个方式,把圣物当成灵药,既治病又“吃”得心安理得。

本文译自 ScienceAlert,由 BALI 编辑发布。

赞一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