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05 , 23:14

思维方式也遵循昼夜周期 午夜未眠 大脑就会转入消极模式

午夜时分,世界仿佛变得不一样了。在黑暗的掩护下,消极的想法在你我的脑海中飘荡。当你睁开眼睛,盯着熟悉或陌生的天花板,你可能会渴求某些罪恶的快感。

大量证据表明,如果午夜未眠,脑功能会和白天有所不同。午夜过后,负面情绪往往比正面情绪更能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危险的想法越来越吸引人,而抑制作用消失了。

一些研究人员认为,人类昼夜节律与这些关键的功能密切相关,他们在新论文中概述了大脑功能在午夜过后发生变化的证据。

他们的假说被称为“午夜后思维”,表明人体和人类思维遵循一个自然的24小时活动周期,生物钟影响我们的情绪和行为。

简而言之,在特定时间,我们倾向于以特定方式感受和行动。例如,在白天,分子水平和大脑活动被调整为清醒状态。但是在晚上,我们通常会睡觉,所以大脑和对应的化学过程转为待机模式。

从进化的角度来看,这当然是有道理的。人类在白天狩猎和采集的效率要高得多;夜间非常适合休息,但有一点不能不提:人类曾经也是猎物。

根据研究人员的说法,为了应对这种风险,我们对负面刺激的注意力在夜间异常高涨。它曾经帮助我们应对无形的威胁,但现在这种对负面因素的过度关注可以转化为对 奖励系统 的扭曲,使我们特别容易在深夜做出负面的行为。

再加上睡眠不足,这种意识状态只会变得更加成问题。

“有数百万人在半夜醒来,有相当充分的证据表明他们的大脑功能不如白天。”哈佛大学的神经学家伊丽莎白·克莱曼说。“我呼吁更多的研究,因为他们以及其他人的健康和安全都会受到影响。”

午夜假说的作者,使用两个例子来阐明他们的观点。第一个例子是一个戒毒者,他在白天成功地控制了渴望,但在晚上就屈服于成瘾性。

第二个例子是与失眠作斗争的大学生,随着不眠之夜的累积,他开始感到绝望。

最终那可能是致命的。自杀和自残在夜间很常见。事实上,一些研究报告说,与一天中的任何其他时间相比,午夜至早上6:00之间的自杀风险高出三倍。

2020年的一项研究得出结论,夜间清醒是一种自杀风险因素,“可能是由于昼夜节律的失调”。

“自杀,是逃避孤独和痛苦的一种方式。白天的时候,那是不可思议的选择,但午夜的时候,就难以去考虑其代价,人们准备在没有人醒来阻止他们的时候行动。”

人们在夜间服用的非法或危险物质也更多。2020年,巴西一家受监管的药物消费中心的研究报告显示,夜间阿片类药物过量的风险增加了4.7 倍。

其中一些行为可以用睡眠不足或黑暗提供的掩护来解释,但也可能有夜间神经系统变化在起作用。

研究人员认为,为了保障公共利益,我们需要进一步的调查。

迄今为止,没有研究检查过睡眠剥夺和昼夜节律如何影响一个人的大脑奖励机制。

因此,我们不知道轮班工人,如飞行员或医生,如何适应他们不寻常的睡眠习惯。

他们的论文发表在《网络心理学前沿》。

https://www.sciencealert.com/the-human-mind-is-not-meant-to-be-awake-after-midnight-scientists-warn

支付宝打赏 [x]
您的大名: 打赏金额:
赞一个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