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
耶鲁发现新冠疫苗可能引发“疫苗后综合征”
耶鲁研究发现,新冠疫苗可能引发“疫苗后综合征”,患者疲惫、脑雾缠身,免疫细胞异常,甚至刺突蛋白滞留超700天,或为诊断治疗铺路。
新冠疫苗救了无数人命,这没人否认。可有些人在打完针后,总觉得不对劲:浑身没劲、脑子像蒙了雾,连锻炼都成奢望。耶鲁大学的科学家们最近盯上了这个让人挠头的现象,他们管它叫“疫苗后综合征”(PVS)。研究还只是开了个头,可已经让人眼前一亮。
Chiara Canori和她的团队在网上发了篇报告,直指这个谜团。他们注意到,PVS患者打完疫苗一两天内就冒出症状,像极度疲惫、失眠、头晕,几天后还可能更糟。Akiko Iwasaki,耶鲁医学院的免疫学大咖,也是这研究的领头人之一,说:“这还早着呢,得再验证。但看到这些,我们挺有信心,未来能找到诊断和治疗的办法。”
为了摸清底细,团队从他们的LISTEN研究里挑了42个有PVS症状的人,跟22个打疫苗没事的人比对。他们翻看了血样,发现两拨人的免疫细胞不太一样。PVS患者的效应CD4+ T细胞少了,TNF-alpha+ CD8 T细胞却多了,都是白细胞里的“战士”。更怪的是,有些PVS患者体内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居然还在晃荡,最长的超700天!正常人打完疫苗,这东西几天就没了,可它偏偏赖在一些人身上不走,跟“长新冠”也有点像。
Iwasaki挺意外:“这么久还能测到刺突蛋白,真没想到。不过,不是每个PVS患者都有这情况,所以它可能只是原因之一。”另一位负责人Harlan Krumholz接话说,这综合征可能跟其他慢性病差不多,各有各的路子。“有人是免疫失调,有人可能是病毒再激活,得一条条理清楚。”他强调,这只是个起点,后头还得深挖。
疫苗也不是完美无瑕,打完头疼发热是常事,通常几天就好,那是免疫系统在开工。可PVS不一样,它拖着人不放。研究者分析,PVS患者如果没得过新冠,抗体水平偏低,可能是打的针少,免疫系统没练满级。可为什么刺突蛋白黏着不走?Iwasaki有个大胆想法:“要是能搞明白,或许用单克隆抗体把它清掉,就能减轻症状。”她不仅是免疫学教授,还跨了好几个领域,连公共卫生和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都挂了名。
想想看,一个疫苗救命无数,却让少数人深陷疲惫泥潭,这事儿挺揪心。Krumholz语气诚恳:“我们得认真听这些人的经历,用科学找出原因,再带着同理心帮他们。任何医疗手段都有风险,疫苗也不例外。”他见过太多病例,比如有个患者打完针后,脑雾重得连书都读不下去,生活全乱了套。
研究还发现,PVS跟“长新冠”有点亲戚关系。刺突蛋白滞留可能是条线索,但不是全部。团队比对了抗体水平,发现没得过新冠的PVS患者,抗体少得可怜,可能是免疫反应没跟上。接下来,他们想在更多人身上验证这些发现,看看PVS到底有多常见。“这远不是终点,”Iwasaki坦言。
他们有个大目标:弄懂PVS,就能造出副作用更少的疫苗。毕竟,谁不希望打一针,既保命又不折腾呢?现在,耶鲁的科学家们正摩拳擦掌,想把这团迷雾拨开,给那些被PVS困住的人一点盼头。
本文译自 The Times of India,由 BALI 编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