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4.07 , 08:02
5

贸易逆差真会让美国变穷吗?

贸易逆差不等于国家变穷,像用信用卡买东西,有时还能助力发展。但特朗普误解其本质,他的关税恐适得其反。

说到贸易逆差,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国家亏了,尤其是特朗普和他的团队,总觉得这是外国在“占美国便宜”。他们盯着GDP公式,看到进口被减掉,就认定这是在拖后腿。可事实没这么简单。进口其实早就算进了消费和投资,最后减掉只是为了平衡账目,跟GDP增减没直接关系。可特朗普不这么想,他还觉得只要不进口洗衣机,美国公司就会多造一台,完美替代。真是这样吗?不一定。消费者可能干脆就不买了,大家日子反而过得紧巴巴。

这俩误解搅在一起,让特朗普认定贸易逆差就是外国在“偷”美国的生产。他把关税调得老高,想把每个国家的逆差抹平。可惜,他搞错了逆差的真面目。举个例子,你从一个叫Ruimin的中国人那儿买了台洗衣机,Ruimin不会白送你。要么你拿50本书换,要么给他张欠条。前者是平衡贸易,没逆差;后者呢,就是逆差,美国拿洗衣机,Ruimin拿美国国债。这不就像刷信用卡买东西吗?东西到手,钱以后再还。

用信用卡在Target买洗衣机,会觉得被坑了吗?不会。你钱少了,但东西多了。贸易逆差也是这个理,美国钱少了,东西多了,不代表变穷了。可逆差到底好不好呢?这得看买的东西值不值。比如,美国工厂花10万美元从日本买了台数控机床,日本人拿钱买了美国国债,逆差有了。可这机床要是帮工厂赚了50万的汽车零件,美国不就赚大了?

韩国当年就干过这事儿。1980年左右和90年代初,他们跑着贸易逆差,大手笔进口机器设备,迅速工业化。出口也跟着猛涨,GDP蹭蹭往上走。逆差没让他们变穷,反而成了发展的跳板。美国90年代也有类似经历,逆差跑着,投资和出口却双双开花。可要是进口的都是消费品,像便宜的中国电视和加拿大汽车呢?这就得掂量“先买后付”划不划算了。就像刷信用卡买洗衣机,你得还利息,有时还可能还不下全账。

说到还钱,贸易逆差还有个风险。中国、加拿大拿了美国国债,哪天想卖了换美元买美国货,美国就得还债。要是碰上通胀高企或领导人不靠谱,赖账了呢?外国等于白送东西。这么看,跑逆差的国家有点像急性子,先拿东西再说。可国家没性格,这只是个比喻。

那逆差会不会让美国工业垮掉呢?答案有点复杂。韩国靠逆差搞工业化,美国90年代也沾光。可近25年,尤其是跟中国的逆差,大多是借钱消费,制造业真受了伤。研究说,从1999到2011年,中国进口竞争让美国丢了200多万制造业岗位。2000年后,中国加入WTO,廉价货涌进来,美国工厂直接“跳崖”。可别全怪逆差,就算贸易平衡,中国货一样会挤掉些美国工人的饭碗。

特朗普想靠关税解决问题,可惜方向错了。他把进口零件价格抬高,美国车厂、钢厂反倒裁员,出口也因汇率和报复受挫。关税要是只冲着中国,或许有点用;可现在全面开花,反而可能加速美国工业空心化。关键不是少进口,而是多出口,特朗普这招怕是帮倒忙。

本文译自 Noah Smith,由 BALI 编辑发布。

赞一个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