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黑猩猩能组合叫声表达复杂含义,揭示人类语言关键特征的古老共同起源。
倭黑猩猩竟然能运用一种复杂的叫声组合方式来创造新的含义,这种能力曾一度被认为是人类独有的。这一发现似乎在暗示,构成人类语言的那些进化基石,或许在我们与这些近亲之间早已共享。它们将不同的叫声巧妙地编织在一起,形成独特的“短语”,这表明这种复杂的语法结构,其进化历史远比我们之前想象的要古老得多。
人类语言,常被誉为我们物种的标志,是由许多不同的构件组成的。其中一个核心要素就是语法,它允许我们将有意义的单元(比如词语)组合成更长的序列(比如句子)。这种组合之所以能传递复杂信息,依赖于一种叫做“组合性”的原则,即整体的意义来源于各个组成部分的意义。
有趣的是,组合性本身并非人类独有。例如,我们知道黑猩猩会组合不同的叫声来警示同伴附近有蛇。然而,此前在非人类动物中观察到的,仅仅是所谓的“简单组合性”。在这种模式下,每个单元独立地为整体意义贡献一部分。打个比方,“金发舞者”这个短语,就包含了两个独立的信息:一个金发的人,同时她也是一位舞者。人们曾以为,只有人类才掌握着更高级的“非简单组合性”,即词语组合后的含义,会不同于它们各自单独的意思。比如说,“糟糕的舞者”并非指一个坏人同时又会跳舞,而是特指舞技差劲的人。
来自瑞士苏黎世大学的 Mélissa Berthet 指出,过去研究的难点在于,生物学家们缺乏有效的工具来明确界定动物叫声的含义。因此,他们很难确定动物的叫声组合究竟是简单的叠加,还是产生了新的意义。
为了寻找我们现存最近亲属中存在“非简单组合性”的明确证据,Berthet 和她的同事们花费了数年时间,学习并改进语言学中的研究方法。他们的第一步,是在刚果民主共和国的 Kokolopori 倭黑猩猩保护区,花了整整五个月的时间追踪观察了30只成年倭黑猩猩。他们一丝不苟地记录了近千次倭黑猩猩发出叫声的情景。在这些记录中,大约有一半是组合叫声,即至少两种不同的叫声类型被迅速地连接在一起发出。
接下来,研究团队迈出了创新的一步:他们详细记录了每次叫声发出时及之后几分钟内发生的所有情况。这包括发出叫声的倭黑猩猩当时正在做什么,周围环境发生了什么,以及叫声发出后,发声者和听众的行为变化。他们收集了超过三百份这样的详细观察记录。
为了揭示每种叫声的真正含义,研究人员借鉴了语言学中的一种技术,创建了一个“叫声类型云图”。在这个云图中,那些在相似情境下发出的叫声会被放置在更近的位置。“我们基本上建立了一本‘字典’,”Berthet 解释说,“每一种叫声都对应着一种特定的含义。”
有了这个语义云图,他们就能清晰地看到组合叫声中的单个叫声是否具有独特的含义。研究发现,许多组合叫声的含义与其构成单元的含义紧密相关,这本身就指向了组合性的存在。更进一步,他们识别出了四种具有组合性的叫声。其中三种被明确证实为“非简单组合”,因为它们的整体含义并不能直接从构成部分的含义简单推导出来。举个例子,“高音调叫声 + 低音调叫声”这个组合,似乎是将意为“注意我”和“我很兴奋”的两种叫声结合起来,表达出“快注意我,我遇上麻烦了!”的意思。倭黑猩猩常常在受到其他个体恐吓时,发出这种叫声来寻求帮助。
Berthet 提到,倭黑猩猩的交流几乎都围绕着协调群体活动。她的团队成员,来自哈佛大学的 Martin Surbeck 推测,这可能与倭黑猩猩独特的“裂变融合”社会动态有关——它们会形成小分队,暂时脱离大群体各自行动。
法国雷恩大学的 Maël Leroux 对此评价道:“这是首次在任何动物物种中,发现了非简单语法、非简单组合性的确凿证据,这彻底改变了游戏规则。”他难掩兴奋,“这绝对是革命性的发现。它基本上为未来十年的比较语言学和进化语言学奠定了基石。”
当然,这一发现并不意味着倭黑猩猩拥有了我们所说的那种“语言”,Berthet 强调,因为“语言”特指的是人类的交流系统。“但我们的研究表明,它们拥有一套非常复杂的交流系统,其中一些特征与人类语言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Leroux 补充说,既然现在我们有证据表明黑猩猩和倭黑猩猩都具备这种语法能力,那么几乎可以肯定,这种组合信息的能力是从我们与它们的最后一个共同祖先那里继承而来的。“这项研究明确无误地证明了,这个核心的语言构件在进化上是古老的,至少有700万年的历史,甚至可能更久远。”
本文译自 New Scientist,由 BALI 编辑发布。
数据加载中...BIU...BIU...B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