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4.05 , 15:56
4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发现羊群竟存在量子纠缠

CERN科学家称,羊群奇特的集体行为或源于量子纠缠现象,个体间无论多远都能瞬时联动。

量子纠缠无疑是物理学中一个引人入胜的现象。想象一下,两个粒子无论相隔多遥远,它们的状态都如同被一根无形的线紧密相连。正是因为在纠缠光子方面的开创性实验,Alain Aspect, John F. Clauser 和 Anton Zeilinger 共同摘得了202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些实验有力地证实了已故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理论物理学家 John Bell 对于纠缠现象表现形式的预言。时至今日,这种奇特的联系已在多种系统中被观察到,比如2024年在CERN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中观测到的顶夸克纠缠。不仅如此,量子纠缠还在量子密码学和量子计算等领域找到了重要的社会应用。而现在,它似乎还能解释绵羊(ovis aries)那著名的群体行为之谜。

四十多年来,每逢春夏时节,总有一群绵羊在CERN的园区内悠闲地漫步。它们与CERN的牧羊人一起,帮助维护着LHC周围广阔的草地,这也是该组织长期致力于保护园区生物多样性的一部分努力。有趣的是,这些羊群的聚集行为也引起了CERN物理学家的浓厚兴趣。绵羊的行为模式被普遍认为与粒子有相似之处,它们的随机运动早已是动物学家和物理学家共同研究的对象。研究者们注意到,羊群能够迅速改变整体状态,这与固体或液体中原子的相变过程惊人地相似。这种现象有时被戏称为“兰姆位移”(Lamb Shift),甚至可能导致羊群陷入一些怪异的境地,比如一圈又一圈地原地打转好几天。

如今,一项新的研究似乎为羊群这些非凡的能力找到了更深层次的解释。CERN的科学家们宣称,他们在绵羊身上发现了量子纠缠的证据!通过运用先进的建模技术和特制的追踪器,研究结果表明,羊群中单个绵羊的大脑以一种量子纠缠的方式相互连接。这意味着,无论它们彼此相距多远,都能几乎在同一时刻做出相同的移动或发出叫声。这一发现不仅对绵羊研究领域具有多重意义,更为量子物理学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咩咩叫”的分支。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发现羊群竟存在量子纠缠

“我们当时正好在羊群旁边吃午餐,这纯属巧合,”HERD合作项目的负责人 Mary Little 谈及项目缘起时笑着说。“当我们看到并‘听’到(herd)它们的行为时,就萌生了利用实验室现有技术来深入研究羊群运动模式的想法。”

观察到羊群能够如此同步地移动和鸣叫,一个核心问题油然而生(aries):既然绵羊的行为如此像亚原子粒子,那么量子效应会不会正是它们这种奇特行为背后的原因呢?

“显然,我们不可能把它们都关进一个盒子里,然后看它们是死是活,”项目研究员 Beau Peep 解释道。“不过,通过假设每只羊都是完美的球形,我们就能用几乎模拟亚原子粒子完全相同的方式来建立它们的行为模型。”

物理学家们利用了类似于LHC实验中的精密追踪器,成功定位了绵羊大脑中可能引发这种纠缠现象的特定粒子。这些粒子被戏称为“绵子”(moutons),用希腊字母 λ(lambda)表示。它们属于轻子家族,是μ子(muon)的近亲,但似乎更为“毛茸茸”。

目前,这些发现的统计显著性达到了4西格玛。这足以表明存在这种现象的证据,但尚未完全达到公认的“观测”级别标准。

“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才能最终确认这究竟是绵羊纠缠现象的真实观测,还是仅仅是一次统计上的巧合,”HERD合作项目的发言人 Ewen Woolly 谨慎地表示。“不过,研究过程可能会有些困难,因为我们发现这项研究似乎总让物理学家们莫名其妙地昏昏欲睡。”

“虽然量子纠缠现在是解释这一现象的主流理论,但我们必须考虑所有可能性,”CERN的理论物理学家 Dolly Shepherd 补充道。“谁知道呢,或许在它们厚厚的羊毛下面,还隐藏着其他未知的变量。比如说……狼?”

# 小编注:这篇是CERN在愚人节发布的

赞一个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