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3.24 , 21:00

闲研究:为什么插队特招人恨?

闲研究:为什么插队特招人恨?
Credit:123RF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做的人类服从实验,让斯坦利.米尔格兰姆Milgram名声大振。他后来做的一系列同样旨在了解人类的研究,有些大概是因为不够黑暗,名气小得多。其中一个课题,是他在八十年代开始考察的社会禁忌:插队。设计的实验很直接:派人去火车站或者投注站插队,挤入队伍前部,逗留个一分钟然后离开。

你大致能想象到那情形。在全部插队实验里,有15%的情况是人们怒目而视,但控制住不发作;20%,后排的人开声警告,语气不善;然后有大约10%,发生了肢体冲突。原文倒没说剩下的比例里都发生了什么。

不过最有意思的还是那些插队员的反应。米尔格兰姆发现自己的美国组员在实行插队前,人均要花一到半个小时才能建设起足够的勇气,他们有时会十分焦虑,脸色苍白甚至呕吐。不禁让人联想起他之前的服从实验,似乎插队会引发的灵魂拷问,其严重程度就跟强迫你去电击一个无辜陌生人差不多。

虽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排队的观念多少有差异,但实际浏览各国人民在排队上的表现,其实区别没有一些人愿意相信的那么大。尼日利亚七几年间经历过石油短缺,排位靠后很可能就没份,白等一天,但当地人排出的整齐长队还是跟北欧那些礼貌大国的差不多。地球人好像都比较愿意自觉遵守排队的规则。

大卫.法贡德斯Dave Fagundes是休斯顿大学法学教授,近来也在研究排队。他认为整齐队伍所体现的是进化理论中的一种概念,即“强互惠/Strong Reciprocity”——大多数人类天生就是利他的,只要分配的公平不变,本能就会强力敦促个体跟团体维持合作,不去犯规。这观点另一关键部分,是我们会有惩罚逾矩者的冲动,甚至不计较自己的损失,我们对“公平”的天然爱护会抢在私利算计前头表达出来。这种本能背后的进化优势,在于追求“公平”的部落在长远上更稳定,后代更多。

有不少心理学家重复过类似的权衡游戏:给一个人钱物,让他以任意数量与搭档分享。搭档可接受可拒绝,这测验的关窍,是搭档拒绝的话两者便都一无所得。理性来说蚊子腿也是肉,所有人都会接受自己那份不劳而获。但这类测验经常出现的情况却是搭档宁愿牺牲掉自己那份利益,也不让对方拿得比自己多。这种结果,符合“强互惠”说对人类行为倾向的预测。

在法贡德斯看来,排队凸显了人类古老的执着。队列里每个人都得到公平对待时,我们愿意花时间等;视野内的人处境跟我们一样时,我们愿意继续一同沉默。不患寡,而患不均。一旦有人插队破坏公平,我们心中升起的愤恨往往会高涨得跟对方的小卑鄙不对称,乃至动武。

这么看来,我们日常里不经意的一笑一怒,或许都有久远的起源。虽然上文提及的都不是定论,但用来解释一些生活心理似乎的确妥帖。在排队时我们对任何细微的“不公平”都多少会有怒意,就算这过程里压根没有人犯规。比如超市结帐,旁边那条队过得比你这边快;在饭店等位,比我们晚到的那家人居然跟我们同时等到了桌子,卧槽,而且他们先上菜,你不会真的发火,但心里会有弹幕飞过。延伸开去,当我看到骑两轮的人在车道中间逆行被撞,向后翻腾三周半转体绷直,会有种残忍的愉快油然而生,这很可能是因为我的部落大脑在见证违规者被“惩罚”后,感受到了公平的实现。

唔,也可能只是由于我的阵营是守序邪恶,谁知道呢?

译文来自《we hate to admit it but brits arent the best at queuing》,By David Robson
本文译自 BBC,由 梁兵 编辑发布。

支付宝打赏 [x]
您的大名: 打赏金额:
赞一个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