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05.22 , 17:00

生不逢时的自行车

发明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总有超越时代的产物此起彼伏,也有些发明滞后于时代,自行车好像在200年后终于发现了自己的职能。

很多发明受限于人类想像力的萎靡,有时又受限于环境,总之生不逢时。我(作者)觉得自行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生不逢时的自行车
大约在2个世纪之前,1817年的6月12日,以为住在德国曼海姆郊区的护林人Karl Drais 展示了自己的Laufmaschine(自行车的原型机),在获得自行车的正式命名之前,它被冠以各种不同的名称“draisine(手摇车)”,或者 hobby-horse。在这种,中配乘坐席,前置转向,后轮驱动的机械装置确定了后期所有平衡车的标准配置。不过,在当时还没有配置齿轮和链条以及踏板来驱动后轮,实际的动力是驾驶员的双足与地面的直接摩擦。这种摩登原始的出行方式也曾风靡一时。
生不逢时的自行车
Drais的木质自行车依靠双足作为直接动力能够达到空前的16km/h的高速,能够轻松超越当时的普通马车。虽然比起200年后的自行车,无论是架构的臃肿,还是操纵的灵活,Drais的初代自行车都不堪一击。另外,当时也不具备没有减振和橡胶轮胎能够舒适上路的平坦道路,那个时候骑自行车对□□是一种难以想象的负荷。但是,就在工业革命爆发之际,相关的发明如铁路、蒸汽船、先进的制造业都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但是为什么相关的技术却迟迟没有被应用到自行车上,使之能够更加轻便、操纵灵活、速度快捷、简单易用?

直到1866年美国人Pierre Lallement申请了自行车专利,当时的这个专利版本是前置驱动,也就是我们常见的小孩三轮车的驱动模式:前轮上有两个非对称踏板,通过双脚进行驱动。2年后,1868年,Pierre Michaux 将这一流行带到法国,掀起了一次vélocipède 时尚。但是,Michaudine 仍然没有能够成为现代自行车的先驱,昙花一现的vélocipède 确实也只风靡一时。直到十九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前轮直径长达1.5米的自行车称霸一时,同样,脚踏板依然附着于前轮轴上。设计长直径轮胎的用意就是希望能够踏一圈行走更远的距离。这种没有齿轮调节和变速控制的传动装置对于爬坡来说简直就是噩梦,同时,前置动力使得转向变得更加困难。转向带来的车轮剪切力对轮子损耗也挺大。

生不逢时的自行车
1885年两名来自英国的发明家John Kemp Starley和William Sutton开始推行他们的Rover牌安全自行车。安全自行车的概念就是双轮直径重新等同,并且加入了链条传动和钢铁支架。如果换成今天的互联网经济,两个CEO得边放PPT,边大论情怀。虽然,这个自行车已经比较贴近现代自行车了,但是基本上可以适配大规模普及了。直到1888年,自行车开始出现大规模的流行,John Dunlop引入了橡胶轮胎的概念,这是的长途自行车骑行对□□的压迫大大降低。也使得自行车造成的□□癌死亡率一降再降,也只有不幸如阿姆斯特朗的自行车手才会有更高的□□癌患病率。日常骑行变得更加“安全”。女孩们也不能再用这种借口混弄新婚老公了。世界一下子变得美好了一些。
生不逢时的自行车
而汽车工业在另一条工业线上飞速发展,在1886年-1976年之间,汽车工业和汽车的相关技术可谓是坐着火箭往上飞,完全不亚于15年上半年的中国股市。但是自行车似乎缓步不前,直到1977年文革结束,重新恢复高考,才有定制的山地车开始出现,之后的20世纪80年代,相关的技术,如:合金车架、轻便的符合材料、□□的车把手、实心轮胎等等,开始不断出现在自行车上。

一些发明过于滞后,而有些太过超前,就像生不逢时的诗人。John Barber在1791年在英国申请的专利就属于此列,他在专利中详细的描述了内燃机的运作原理,但是当时的工业还不足以生产出稳定的钢结构的燃烧仓,因此,能够产生大马力和稳定输出压力的机器无法被用于生产,直到20世纪30年代,相关的产品才被实现。

比起这种不幸,很多画家和数学家也在其中,不过好在人们很早就认识到相关学科的重要性,通过专利和论文的方式对智慧的成果加以保护。

在我看来,自行车仍然还有大量可以改进的地方。最近经常跑另一个学校,发现共享单车是个好东西,把手上的铃铛创意也是满满的。

本文译自 IEEE Spectrum,由 邻家乖蜀黍 编辑发布。

支付宝打赏 [x]
您的大名: 打赏金额:
赞一个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