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11.10 , 21:00

被世人遗忘的前苏联「互联网」

[-]

自从计算机技术被引进苏联的科研单位,一小部分研究者就一直禀告上级,希望能批准他们建造一个初级的计算机网络,把苏联境内的几千台机器连在一起。这个其实不是新鲜事儿,在当时的西欧和美国,军用计算机网络已经初步形成,比如早期的SAGE系统。这些系统用来连接军事领域的计算机终端,主要负责信息共享。后来由军转民的技术慢慢演化成了现在大家使用的互联网。

相比起西方的军用通讯技术,苏联科学家期望的是绕过军用体系,直接连接民间机构的终端。这样如果能成功,一个全天候,全时段,去中心化,分层管理的计算机网络首先带来的好处,就是能统筹计划经济里的细枝末节,这对于苏联经济,甚至全世界的社会主义经济都是最理想的工具。但是苏联互联网,最出名的就是“全国自动化网络”,简称OGAS,一直没有能够实现。

[-]

苏联互联网OGAS一开始是Cybernetics网络控制论之父,维克多·古拉什科夫的预想。维克多的设计又是基于阿纳托利·季托夫的理论,而阿纳托利在1959年就规划出了苏联计算机网络的蓝图。(现在一个俄罗斯纪录片《互联网上校》讲的就是阿纳托利的生平)

阿纳托利虽然身着戎装,他却是国防部的计算机第一部的副头头,有着深厚的控制和数学基础,也是苏联第一部数字计算机教科书撰写人。他敏锐的意识到,电子计算机不但能在各个地区,大幅度削减当地的统计和计划人员的工作量,还能通过数学模型来预计下个季度的产能,而大范围的网络信息共享,又能方便中央统筹数据,对于苏联的计划经济有着千里眼加风向标的作用。这样的好处高层肯定会关注,所以从1959到1960年初,中央委员会就计算机网络的运用开了很多闭门会议,阿纳托利和一队科学家们也趁热出版了很多文章,阐述不同网络方案的优劣。

在向高层连续上书的同时,阿纳托利还设计了一个天才般的方案,把军用网络和民用网络联合在一起。这样一来,网络的基建就能用军用规格建立,而在和平时期,军用网络不会占满所有的资源富余的空间就能用来走民用审计的数据。类似的提案上交时任苏联□□赫鲁晓夫后,他才意识到建立和经营一个如此庞大的网络系统困难重重,技术问题还只是其中一小部分。最后的结果是阿纳托利的脾气惹怒了他的上级,中央委员会开除了他的军籍党籍。

[-]

阿纳托利倒下了,现在说维克多。他在1960年开始主持OGAS的建立。理论上,计划经济需要知道每个生产单位和个人的详细信息,还有市场运作的细节,所以OGAS的第一步就是采集信息并整理。这个工作从1960年代一直做到1970年,然后维克多把他的详细提案一步步上交到了克林姆林宫。接着在克林姆林宫里,非技术的问题就涌现了。

首先是经济部长站出来明确反对这个网络的建立。他说现在机器已经在生产中照顾到了细枝末节,连鸡窝里的灯啥时候开啥时候关都能控制,不需要再来个大的网络统筹一切。有人说,经济部长其实在担心,OGAS的出现会打破经济部和中央统计局之间的权利平衡。军方对双用网络的设计也不赞成,传说是军方不想和民用网络沾上关系,怕经济问题会影响军队建设。最麻烦的论点是,大范围的计算机运用会大量消减政府人员,当时超过100万的统计技术员有可能会下岗,这一群人的呼声上层不得不听。

类似的非技术问题持续了很久,尽管有其他高层支持,维克多的全国计划不得不下马。不过全国网络下马了,不代表OGAS不能在小范围使用。维克多在后来的12年里,先后把几个主要城市的电脑连接在的仪器,组成了一个个小型的信息共享网络。不过由于使用铜线通讯,整个网络的基础设施很繁重,而且长时间需要专业人员维护。有人计算过,如果在全国境内铺设线路,真正OGAS的造价可能在200亿卢布左右,相当于今天的1000亿美元,还要长时间雇佣30万人的运营团队。这样高昂的费用和庞大的运营团队,和之前的减少开支的论证向左。硬件设施来讲,很明显在当时推广互联网是行不通的。

[-]
维克多·古拉什科夫

时间到了1980年,戈尔巴乔夫的社会改革给OGAS带来了新希望。可惜在1982年,苏联互联网的精神领袖维克多去世,年仅58,从此苏联互联网的建设失去了主心骨,连维克多的儿子都去了坦克厂写代码,把注意力放在小范围上的生产统筹。这时候我们就要介绍第三位大师,米哈伊尔·博特温尼克。米哈伊尔是世界级国际象棋大拿,也是一位计算机科学家。他早年研习数学模型和统计,也试过用当时的计算机设计出来简单的AI来模拟自己的下棋步骤。他设计的算法在很多苏联时期的发电站来管理保养和维修的效率。

风云突变的90年代早期,米哈伊尔不断上书叶利钦,希望他能注意到这个立等可取的全国性网络,用来减少休克疗法对国民经济的损失。可惜叶利钦没有听。1992年,苏联解体后,万维网从美国国防部的APARnet里脱身,成为一个民用的网络,给全世界带来了互联网时代。

[-]
OGAS官方标志

要说为何苏联互联网经过这么多年的软硬件建设还是没有正式成立,很多原因都在其中。除了前文书的各个机构之间的利益斗争,从研究APARnet的成功来当事后诸葛亮,西方的各个社会机构纷纷总结出了一个比较中肯的回答。那就是类似互联网这种网络的根本,就不是专门用来中心化统计的。一个成功系统的建立,从一开始的构建,到后来的测试、改进、更新,一系列动作之后,往往会变更其原来的构想。万维网在初始阶段也是不断改型,从一个简单的信息共享系统变身成为一个用户参与的交流网络,电子邮件也孕育而生。这是一个去中心化,分散化的过程,用户在使用这个工具的同时再不断更新这个工具,历史证明着才是互联网带给社会的活力,也是互联网蓬勃的动力。

相反在苏联看到的是另一番景象,计划中的互联网是以一种僵硬的形式作为中央统计的工具,以一种从上至下的方向在地区实行。且不说作为单一的工具不便,任何更新和改变需要类似维克多这样的灵魂人物来把舵,从上至下的方向现在看来也是逆着互联网的根本的。依靠群众基础发展的互联网,能否在计划经济下作为一种集中统计的工具,发挥其无孔不入的特性?这个历史疑团我们恐怕不得而知。

[-]
伊丽莎白尝试用APARnet发邮件

要说苏联互联网团队彻底没有可能改变世界,也是有失偏颇的。在维克多领队的时候,他的手下员工设计出了一个“乌托邦online”,具体就是造了一个二次元社会,志同道合之士能在局域网的各个终端来这个社会玩。这个社会还会根据需要给居民发放护照,因为说不定有朝一日,其他的虚拟社区能和其建交。这样的架构就是初级的社交平台。所以看来,即使苏联互联网到头来没有成功建立,在90年代输给了美帝的APARnet,苏联的科学家依旧在技术转型的风口浪尖尝试过。

#相关蛋文:为什么互联网没有诞生在共产主义苏联?

本文译自 BBCMIT,由 小鱼儿 编辑发布。

支付宝打赏 [x]
您的大名: 打赏金额:
赞一个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