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10.02 , 06:58

意识是宇宙的基础吗?

物理学家和哲学家最近聚会,讨论一种称为“泛心论”的意识理论。

400多年前,伽利略证明许多日常现象,如滚落斜面上的球,或教堂穹顶轻轻摇晃的吊灯,都遵循精确的数学规律。这一发现使他成为现代科学的奠基人。但伽利略也意识到,不是所有事物都能用量化方法解释。他说,颜色、味道和气味等“仅仅是名称”,因为它们“只存在于意识中”。他认为,这些品质不存在于世界,只存在于感知它们的生命意识中。他说,如果生命消失了,这些品质也会消失。

从伽利略开始,物理科学获得长足发展,解释了从最小夸克到最大星系团的工作原理。但解释只“存在于意识中的”事物如日落的红色或柠檬的苦味,就困难得多。神经科学确定了一些意识神经相关状态,但还未能解释物质如何产生意识。正如哲学家大卫·查尔默斯所问:“大脑的水如何变成意识的酒?”他将这个难题称为意识的“硬问题”。

学者们最近在马里斯特学院举行为期两天的讨论会,探讨这个问题,重点关注“泛心论”。该理论认为,意识与质量或电荷一样,是现实的基本组成部分。这一观点起源于古代,柏拉图就曾认真对待过它。近年来,该观点重新受到关注,特别是自2019年菲利普·戈夫的《伽利略的错误》一书出版后,该书力fully为泛心论辩护。

英国达拉姆大学的戈夫组织了这次讨论会。他认为,在解释内心精神生活时,物理学遗漏了一些关键要素。他说,大多数物理学家只考虑实验,而应该问自己的理论是否符合意识,因为意识是真实存在的。

许多与会哲学家似乎也认同物理主义在解释意识时存在局限。一位哲学家表示,即使完全了解某人的大脑过程,也不可能知悉其主观体验。试图向一个只见过黑白的人描述色彩就很困难。一位哲学家认为,仅凭物理事实无法完成这样的任务,需要亲身体验。他认为在各种观点中,泛心论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泛心论也遭到许多批评。一些人指出它无法解释小片意识如何聚合成更大的意识实体。反对者说,这一难题被称为“结合问题”,是泛心论面临的核心难题。戈夫承认这是泛心论的“严峻挑战”。

还有人质疑泛心论的解释能力。一位神经科学家在其著作中指出,泛心论没有真正解释任何事物,也得不出可测试的假说,只是为“硬问题”提供一个简单的回避方法。

讨论会上,物理学家肖恩·卡罗尔作为反对者之一发言。他与戈夫进行公开辩论时,两人观点分歧明显暴露出来。戈夫认为物理主义一无所成,用物理术语解释意识是不连贯的。卡罗尔则辩称,物理主义进展顺利,意识是真实存在的宏观世界的新出现特征。他举例说,气体物理学在微观上讨论原子分子和力,在宏观上讨论压强、体积和温度,这两种解释方式取决于“层次”,并不互相矛盾,也不意味物理学失败。经过讨论,两人仍未就物理事实能否完全解释意识达成一致。

与会者还提出,泛心论无法解决“他心问题”。一位哲学家说,即使泛心论正确,我们也无法得知他人的主观体验,这一领域依然是未知的。她担心,借助潜在的心智层面解释一切,有点像诉诸上帝。

会上还提出其他观点,如宇宙本身有意识等观点。一位哲学家讨论了“心理以太理论”,认为大脑并不产生意识,而是利用已存在的意识。在这一观点中,意识早于大脑存在,像无所不在的以太。如果该观点正确,上帝很可能存在。

一位认知科学家主张抛弃时空观念,寻找更深层的本质。他在一篇论文中提出,作为意识基础的可能是“超越时空的主体和体验”。一位物理学家也在研究赋予意识以更核心角色的理论。

卡罗尔在研讨会结束时指出,他与上述观点存在分歧。他说,关于“实在”的终极探讨常使他感到沮丧。戈夫提出,我们对意识的理解可能对伦理产生影响。例如,在判断鱼是否感觉疼痛时,仅从行为学角度可能是错误且不人道的,应关注鱼的主观感受。但卡罗尔认为,如果感觉与行为不相关,我们将无法避免使动物遭受痛苦。

一位未参加会议的神经科学家表示,尽管物理主义存在局限,但相比替代观点,它提供更多“经验依据”。批评物理主义“失败”是误导的,意识科学仍在稳步进步。他认为,简单断言意识无所不在无法解释我们对蓝色或意识丧失状态的经验,也不能解释意识的功能。

即使是部分赞同泛心论的人,也似乎不愿完全接受这一观点。一位哲学家表示,尽管宇宙意识的观念极具吸引力,他也希望被说服放弃它。

本文译自 Scientific American,由 BALI 编辑发布。

赞一个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