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8.04 , 07:07

嚎叫、闻屁股和喷尿:理解动物语言

这是Eva Meijer的书《动物语言》的一部分,探讨了动物之间以及与人类之间的交流方式。

几年前,有一个重大新闻:海豚会用名字互相呼唤。就像人类一样,它们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声音,用来向新的海豚介绍自己和互相呼唤。海豚并不是唯一有名字的动物。鹦鹉的名字是父母给的。松鼠猴为每个个体都有特殊的“咕噜”声。蝙蝠有名字,它们用来互相呼唤,以便在黑暗中保持在一起。这在大群体中尤其有用。名字很方便,因为它可以让你呼唤别人,并表明是你来了。

身份不仅通过声音来传达。鬣狗生活在流动的社会关系中,雌性占主导地位。在它们的互动中,它们利用肛门腺的气味信号,这些信号有252种不同的排列方式,形成一个随时间变化的个体特征。这些气味也会被群体中的其他成员覆盖,这使得外来者可以很好地了解生活在某个地方的个体——它们的年龄、性别、地位、健康状况,也许还有情绪,以及整个群体的实力。对于狗来说,肛门腺的气味——每个爱狗人士都很熟悉——也提供了类似的个体特征。尿液和排泄物也提供了关于身份的信息。有时候,在城市里,从未见过面的狗似乎对彼此有着莫名的敌意;很可能是因为它们早就因为之前遇到的气味痕迹而意识到了对方的存在,并且有一些敌意的原因。

鹦鹉的名字是父母给的。蝙蝠有名字,它们用来互相呼唤,以便在黑暗中保持在一起。

许多动物利用排泄物和尿液中的气味。例如,河马和兔子喜欢用粪便标记自己的领地。龙虾的眼睛下面有一些小管子,里面装满了尿液,它们会把尿液喷到其他龙虾的脸上。雄性龙虾在打斗时会这样做。龙虾经常打斗,并记住它们曾经打过的对手。它们还对谁住在哪里有一个心理地图。只有最强壮的雄性与雌性交配,雌性龙虾只在刚脱壳时交配。它们会向雄性的脸上喷尿液使其迷惑,然后跳舞。交配时,雄性保护雌性,但当雌性长出新的壳时,雄性离开,下一个雌性可能会出现。雌性之间不会互相打斗。

像猫一样,蛇也有雅各布森器官。它位于口腔的顶部,是嗅觉系统的一部分,这些动物用来嗅闻。它们的舌头捕捉到气味颗粒,然后放入雅各布森器官,该器官有两个开口,使它们能够立体地嗅闻世界。蛇利用这个器官来寻找捕食者和猎物,并与其他蛇进行交流。它们的身体留下的痕迹和它们穿过的空气中含有信息素,可以提供有关它们的性别、年龄以及是否怀孕的信息。年轻的蛇会跟随这些痕迹找到共同冬眠的地方。蝰蛇是一种有毒蛇,主要分布在南非,它们不仅会留下气味供其他蛇跟随,还会伪装自己的气味以欺骗捕食者。蛇也通过触觉进行交流,一些眼镜蛇发出低沉的咆哮声。

狼和狗使用类似的气味信号。此外,它们还会嚎叫。无论是在频率还是和谐度上,它们都能给出关于自己身份和关系的线索;与它们有更强的联系的狼会嚎叫或唱得更长、更响亮。它们的嚎叫可能彼此之间分享信息,但我们还不知道具体是什么。土狼也会唱歌并分享关于自己身份的信息。土狼的嚎叫也是呼唤自己群体成员和让其他群体知道它们的存在的一种方式。

同一物种的不同群体有时会有自己的方言。鲸鱼的歌声因群体而异。有时鲸鱼会从某群体中吸收一首流行歌,这首歌就会在那群体中流行起来。鹦鹉生活在20到300只动物组成的社区中,每个社区都有不同的方言。一些鹦鹉可以说多个群体的方言。白顶雀鹰领地分界非常明显,站在边界处你可以听到左边是一种方言,右边是另一种方言的歌声。

鹦鹉生活在20到300只动物组成的社区中,每个社区都有不同的方言。山雀也有方言,并且对它们的社会规范传播也进行了研究。被囚禁的山雀被教导使用红色或蓝色的门才能打开含有蛀虫这种美食的食物笼。然后,这些鸟被释放到野生种群中,它们很快就教会同伴如何获得蛀虫。小型跟踪器记录了哪些鸟获得了蛀虫以及是通过哪扇门。20天后,三分之二的种群已经明白了门该怎么打开,绝大多数选择了最初被教导给第一只鸟的那扇门。当食物笼一年后被移除然后再放回来时,鸟立即开始使用同一扇门。这很惊人,因为原始种群中的三分之二的鸟在此期间已经死亡。研究人员认为社会规范在其他生活在稳定社群中的动物中也可能存在;行为创新和传承新技能有助种群的生存。

为了判断动物是否意识到自己是谁,或者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存在,研究人员开发了镜子测试。这个测试是在动物额头上贴一个红点,然后把动物放在镜子前面。如果动物试图从自己额头上取下红点,这表示它有自我意识——也就是动物能在镜子里识别自己是自己。通过测试发现大象、喜鹊、黑猩猩、猪等许多动物都有这种自我意识。但是镜子测试也存在问题:第一,有些动物不介意皮肤上贴个东西。第二,在某些文化中盯着镜子看自己不是好习惯。第三,这测试不太适合视觉不是最重要感觉的动物。

先说第一个问题:大象用泥巴来降温和防止瘙痒,所以它们通常不介意皮肤上贴个小东西,尽管它们很聪明和有社交意识,但在镜子测试中得分很低。我们在第二个文化方面可以看到大猩猩,它们是社会动物,被认为有自我意识,但天生比较害羞,它们之间不常有长时间的眼神交流,所以在镜子测试中也得分很低。顺便说一下,某些非西方文化的儿童情况也一样。82名肯尼亚儿童中只有2名通过测试,而西方儿童几乎都能通过——这明显的是文化差异,而不是认知差异。第三,这个测试对视觉不是很好的动物也不太适合。狗更注重气味而不是视觉,所以动物行为学家马克·贝科夫想出了黄雪测试,这是镜子测试的变种。狗生活在气味的世界里,这启发贝科夫进行一个实验,收集小便后的雪,观察他的狗杰弗罗如何反应。杰弗罗明显地花更少时间嗅探自己的尿液,而更多地嗅探其他狗的。所以它对其他狗和自己的气味图案有明显不同的反应。

这些例子表明,动物的社会生活中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观察它们的语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它们的内心世界。但是,正如镜子测试所示,基于人类能力的研究方法带有人类偏见,扭曲了我们看其他动物的方式。同样,如果我们只依据动物语言与人类语言的相似程度来研究,许多动物的表现将很差。为了超越人类中心主义,需要考虑研究中的权力关系,我们需要与其他动物一起开发新的研究方法。在这个过程中,现有的概念如语言可以作为起点。

本文译自 Popular Science,由 BALI 编辑发布。

支付宝打赏 [x]
您的大名: 打赏金额:
赞一个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