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4.26 , 21:36

你不是抑郁,只是太冷或太热

任何在美国中西部度过寒冬或在没有空调的情况下忍受热浪的人都知道,极端温度会严重影响你的心理健康。然而,科学家最近发现,太热或太冷实际上可能引起临床抑郁。

研究人员一直在追踪更高于平均温度如何增加抑郁风险,以及全球变暖后整体心理健康的影响。但目前的研究是第一个研究在更冷的环境下抑郁会发生什么。

那么需要多少条毯子才成为“抑郁毯”?这还不清楚,但这项新研究的研究人员调查了5600名中国成年人关于抑郁症状,并与他们居住城市的天气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生活在极热或极冷气候的人更容易患抑郁。研究人员怀疑这与极端条件如何影响神经系统和炎症有关。

所以,随着夏天的到来,这项研究可能会给我们另一个理由开着空调以维护心理健康。但是也不要过头了,把自己冷冻到快乐不可及。

相关研究1:长期暴露在高温下与重度抑郁障碍的发生率相关

要点:
#在较温暖的地区,温度与抑郁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
#重度抑郁障碍与长期暴露在温度下呈非线性关系。
#在23°C以上,每升高1°C,重度抑郁的风险增加7%。
#65岁以上男性最容易受高温相关的重度抑郁影响。

摘要:
报道称温度对精神疾病有短期影响。然而,长期温度暴露的影响尚不清楚,特别是在较温暖的地区。本研究旨在评估长期温度暴露与重度抑郁障碍(MDD)发生率之间的关联。采用台湾全国性的2005年签保个案研究资料库进行回顾性人群研究。除MDD诊断外,研究对象自2003年至2013年间MDD发生情况。天气因素包括温度(°C)、日照时数(每天小时)和降水量(每天毫米),均值为台湾中央气象局各地气象站11年每日资料。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检验MDD发生率与天气因素之间的关联。调整年龄、性别和保险金额等协变量。总共追踪95397.52人年。居住在平均温度20-23°C地区的人MDD发生风险最低。居住在平均温度高于23°C地区,每升高1°C,MDD发生风险增加7%(95%CI=2-12%)。老年人更容易受热暴露的影响。对老年人来说,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受高温相关MDD影响(风险比=1.18 vs 1.14)。然而,年轻组发现相反结果(即女性1.07>男性1.04)。长期居住在极冷或极热地区可能增加MDD发生风险,特别是温度较高。在全球变暖下,这些发现对健康影响很大,有待进一步证实。

相关研究2:长期感知温度、极端温度暴露与抑郁症状:中国的纵向研究

摘要:
温度越来越被理解为影响心理健康。然而,长期温度暴露对抑郁症状风险的影响证据仍较稀少。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纵向研究(CHARLS),本研究估计了中年和老年人长期感知温度、极端温度与抑郁症状之间的关联。结果显示,与最佳感知温度(12.72°C)相比,每升高或下降1°C,抑郁症状风险分别增加2.7%(95% CI:1.3%,4.1%)和2.3%(95% CI:1.1%,3.5%)。本研究还发现,冰天数、凉夜数、凉日数、寒潮持续时间和热带夜数年度变化百分比增加分别与抑郁症状风险增加相关,HR(95%CI)分别为1.289(1.114–1.491)、2.064(1.507–2.825)、1.315(1.061–1.631)、1.645(1.306–2.072)和1.344(1.127–1.602)。结果还表明,生活在中国北方的人感知低温的风险减弱。老年人也观察到与更多凉夜相关的更高风险。中年人、农村居民和家庭收入较低的人可能因热带夜增加而面临更高的抑郁症状相关风险。鉴于气候变化和全球老龄化的双重影响,这些发现对政策制定和长期温度和极端温度暴露的适应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译自 Cracked & ScienceDirect & mdpi,由 BALI 编辑发布。

支付宝打赏 [x]
您的大名: 打赏金额:
赞一个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