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05.22 , 12:00

破窗效应或许并不成立

理论由来

引用百科上的说法,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于1969年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 [1] 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辆,他把车牌摘掉,把顶棚打开,结果当天就被偷走了。而放在帕洛阿尔托的那一辆,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后来,辛巴杜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

以这项实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效应”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示范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猖獗。

现在,东北大学(Northeastern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表示,“破窗效应”或许只是想象中的现象。根据发表在《犯罪学和社会科学与医学年度评论》上的论文,他们发现社会无序混乱的环境不会促使人们去违法、犯下更多罪行或参与危险的行为。

公共政策与城市事务学院和犯罪学与刑事司法学学院副教授Daniel T. O'Brien说:“证据并无法支撑起破窗理论。”

研究方法

O'Brien和同事——东北大学犯罪学和刑事司法学教授Brandon Welsh,以及博士生Chelsea Farrell进行了两项研究。其中一篇论文刊登在《犯罪学年度评论》上,重点关注破败的环境是否会影响犯罪率。发表在《社会科学与医学》杂志上的论文集中探讨了环境对公共健康的影响。

研究人员发现,周边建筑无人维护看管并不会导致当地居民的犯罪率升高。他们在论文中写道,“缺少一致的证据,表明这种混乱会令社区居民更具攻击性……”。社区的破败迹象也不会阻止人们出去锻炼身体,更不会使人们更乐于从事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

然而,研究人员确实发现,“破窗建筑”与周边住户的心理健康之间存在联系。他们发现,如果街区上有较多涂鸦,存在废弃建筑物,住户的心理健康会受到影响,使他们更容易滥用药物和酒精。

O'Brien和他的同事使用了一种被称为荟萃分析的方法来进行研究。他们汇总了近300项研究,并将所有结果整合在一起。每项研究至少分析了一个“破窗”因子(例如涂鸦或公共场合酗酒)对个人的影响(如暴力犯罪或使用毒品)。

O'Brien说,他的团队考虑了每项研究所用到的方法,以评估其设计是否合理。他们发现,过去的研究中存在两种普遍的缺陷,导致结论夸大了“破窗”因子对犯罪和健康的影响。

第一个缺陷是没有考虑到其他重要变量,包括社区家庭的收入水平。O'Brien说,过去的研究发现,邻里的贫困程度越高,犯罪行为就越多,同时社区也越破败。但他的团队发现,经济水平是主要影响因子,犯罪率和混乱环境之间的关系并不紧密。

第二个缺陷,到底如何衡量社区的无序水平。O'Brien说,许多研究都通过住户的自我评估,包括维护情况,以及他们是否担心犯罪或精神健康问题。这些结果可能是不可靠的,因为人们把对精神或身体健康的忧虑和对暴力犯罪的恐惧交织在一起。在问卷里设置上述问题的研究得出了支持破窗效应的最强证据。但研究人员访问了这些社区,并根据自己的观察来评估社区的无序程度,发现支持理论的证据较少。

其他见解

O'Brien说,他们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制定警务和公共卫生战略不应该基于所谓的破窗效应。

但他也表示,如果进行了更严谨研究,环境因素可以为居民的生活面貌提供有价值的见解,并为公共政策的制定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消息。

本文译自 phys,由 majer 编辑发布。

赞一个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