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公布坏消息时,信使总会遭殃
根据4月份发表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期刊上的一篇研究论文显示:无论多么无辜,坏消息的公布者都得承担大量消极情绪。
不言而喻的是,说出我们所不喜欢事物的那个人必然不会受到欢迎。但这项来自哈佛大学研究者的新研究则着眼于如何只作为一个信息渠道( 一个纯粹而客观的传递者)就足以让人们对你避而远之。
是的,对于那些必须将传递坏消息作为工作之一的人来说,这是个坏消息。比如那些听从指示进行裁员的人力资源部门工作者。或者是医生。(甚至是这个故事的作者,本文作者告诉你传播坏消息会让你不受欢迎。)
在其研究中,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总共进行了11次实验,均重点关注人们如何看待好消息和坏消息的公布者。
在一次测试中,参与者被告知他们有机会赢得2美元,前提是他们说出的数字与从帽子里抽出来的数字相同的话。另一个人则必须阅读这个数字,并宣布某人为胜利者…或者为失败者。
虽然数字阅读者很明显与所公布的结果无关,但是没有赢得2美元的人对那个人的喜爱度会很低。当然,获胜者则会认为数字阅读者非常可爱。好消息就像光环一样围绕着公布者。而坏消息则会给公布者带去恶臭。
研究人员深入研究后还发现:当坏消息出人意料时,人们对公布者的负面联想更加尖锐。即使绝对清楚地表明公布者与坏消息没有关系,但参与者也经常将恶因归咎于他们。甚至有人会指责他们无能。
对于医生、警察、以及本故事的作者来说,这当然不是个好消息。给某人带去坏消息就已经很难做了。这么做之后甚至还不得不遭人讨厌,这就使得传信这件事难上加难。
所以说,坏消息的传递者该怎么做呢?事实上,在传递坏消息时也有很多小窍门: 不要让人感到惊讶,并且尝试提供一两个解决方案。话虽如此,你仍然会因此沾染恶臭。
这或许得归咎于深刻于我们基因之中的所谓的“负面偏见”: 坏消息比好消息更令人刻骨铭心。
佛罗里达州心理学教授Roy Baumeister指出:“坏事比好事更令人刻骨铭心,这得归因于我们对进化的适应。生存下去需要紧急关注可能出现的坏结果,但对于好结果则不那么紧迫”。
也许我们最好对坏消息视而不见。如果每个坏消息的公布者都会收到一颗子弹,你为什么要挺身而出呢?因此,或许科学家们应该对全球变暖的事情保持沉默。现在不说也不会有人马上遭殃,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