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
每日一建筑:贵阳花溪城市中心概念方案
人们喜欢形式主义造型的建筑,原因是它给抽象的外形赋予了直观的含义。建筑师们希望用这种最通俗的方式来打动业主,在现实中类似的手段的确屡建奇功(参考 BIG 的案例 1/2)。但凡事都有例外,也有开明的业主能容忍建筑师随心所欲的玩弄空间,比如盖里和哈迪德的甲方们、大裤衩的业主等等,对于这些富有想象力的作品来说,设计是甲乙双方共同的冒险。比如 MAD 事务所,他们在设计中钢国际广场时只能玩玩窗洞,但在参与贵阳的华西 花溪城市中心设计则与其它10家事务所一起(三表在引用本文时说都是 MAD 设计的,我很惭愧,估计没有加上黑体字部分误导了他)把地块变成海洋生物的舞台:仿生、变形、扭曲、倾斜…… 诸多高难度技巧通通用上(sein:似乎国际招标的下场就是如此,你是要做的太简洁太直白太传统太没技巧都不好意思,总之怎么变态怎么畸形怎么高难度就怎么来;但是反过来,大家喜欢看到这些很刺激的方案,即使它们根本不可能建造出来)。
[-]
当然,上面只是瞎扯,下面这些也只是概念方案。除了 MAD,参与的还有其它10个知名建筑事务所。方案的形成过程很有意思,根据同济大学规划院的总体规划,华西市 花溪区政府组织了一个为期三天的封闭工作营,各个事务所分别针对一个独立的地块进行设计(sein:传说中的脑力震荡,我也参加过类似的 - -)。你可以把这次事件理解为一次盛大的造城实验。via Dezeen
注:上面这段可能有误。根据 mad_release 的回复,实际应为:
2008年MAD 建筑事务所策划并组织了十一位国际青年建筑师,在中国贵阳市的花溪CBD城市中心设计中,展开了一次高密度城市自然的造城实验。他们是Atelier Manferdini (美国), BIG (丹麦) , Dieguez Fridman (阿根廷), Emergent / Tom Wiscombe (美国), HLA (中国), JDS (丹麦/比利时), MAD (中国), MASS Studies (韩国), Rojkind Arquitectos (墨西哥), SERIE (英国/印度), Sou Fujimoto Architects (日本), 以及总体规划设计的合作者,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第六工作室。
基地
[-]
方案总平
[-]
效果图
[-]
[-]
MAD 的设计思路很“建筑师”,他们说,“城市的发展不再服从工业革命的残余逻辑(速度、金钱、效率),而是遵循自发的'易碎原则'”,于是弄出来这个很有力量感的作品。
[-]
[-]
全部11个事务所名单为:美国 Manferdini 工作室、丹麦 BIG、阿根廷 Dieguez Fridman、美国 EMERGENT/Tom Wiscombe 、中国侯梁建筑师事务所、丹麦/比利时 JDS 、中国 MAD、韩国 Mass Studies、墨西哥 Rojkind Arquitectos、英国/印度 Serie、日本 Sou Fujimoto 建筑师事务所。
[-]
Manferdini 工作室说:
过去15年中国建造了数十亿平米的城市空间,而今后的20年将有200-400个新的城市出现。迄今为止大多数的城市化结果都是高密度高速度和低品质的复制,城市空间是无意义的、拥挤而不知所云。我们继续复制上个世纪工业时代的美国西部城市地平线,复制芝加哥和曼哈顿?城市日渐侵蚀我们未来的自然空间,因此我们在方案中探索用新技术和全球思维再度联结自然和人造世界(sein:很“国际竞赛”方式的解释,其实跟方案没多大关系的 - - 后面其它事务所的立意就不具体翻译了)。
[-]
[-]
BIG:
[-]
[-] [-]
Dieguez Fridman:
[-]
[-] [-]
EMERGENT:
[-]
[-] [-]
侯梁建筑师事务所:
[-]
[-] [-]
JDS:
[-]
[-] [-]
Mass Studies:
[-]
[-]
Rojkind Arquitectos:
[-]
[-] [-]
Serie:
[-]
[-] [-]
Sou Fujimoto: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