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5.31 , 07:01

音乐能让食物更美味吗?

用声音为你的美食增添些许风味。

音乐是一种情境艺术。在音乐会上让你活力四射的高能量曲目,如果在餐厅里大声播放,可能会显得扰人甚至令人烦躁。2018年发表在《市场营销科学学报》的一项研究发现,餐厅音乐音量越大,顾客点不健康食品的可能性越高,这可能是因为过度的刺激和压力所致。

音乐能影响你的用餐体验,就像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所有人类体验一样。但如果音乐不仅仅是食物的背景,而是成为一道食材会怎样?音乐能否超越氛围,直接增强和补充品尝、咀嚼和吞咽的过程?音乐不仅是莎士比亚在《第十二夜》开篇所说的“爱的食物”,还能成为……真正的食物吗?

让食物与音乐相得益彰

在历史上,将音乐融入食物的例子很多,从中世纪英格兰厨师在馅饼中隐藏会唱歌的鸟,到20世纪30年代意大利未来主义运动的前卫食谱,这些都将进食变成了一种前卫的表演艺术。在一个未来主义食谱中,叫做“被小号声撕裂的生肉”,食客们被要求交替吹小号和咀嚼酒浸牛肉块。

另一个未来主义菜肴“复节奏沙拉”,是在一个带有曲柄的盒子中上菜。“不用餐具,客人用右手进食,同时用左手转动曲柄,”《未来主义食谱》指示道,“这会产生音乐,服务员会伴随音乐跳舞直到这道菜吃完。”

“妈妈总是教导我:永远不要吃会唱歌的食物,”老鼠Rizzo在1992年电影《布偶圣诞颂歌》中警告观众。显然不是每个人都听从了这个警告,因为1992年还推出了一本《特效食谱》,里面介绍了“会冒烟、喷发、移动、唱歌和说话的食物!”

其中一道菜“会唱歌的蛋糕”,据说在烘烤时会发出口哨声,这样你可以“聚集你的朋友们”一起“跟蛋糕一起吹口哨!”YouTube频道Jim's Kitsch Kitchen在2024年尝试了这个食谱,结果发现蛋糕并没有发出声音。而“会说话的汽水”至少发出了声音,即使它的秘密只是一把爆炸糖。

让音乐为食物增色

一个新兴领域“音调调味”表明,我们的声音和味觉体验之间可能有直接联系。在牛津大学2010年的一项研究中,受试者一致将“五种基本味道”与不同的乐器、音高和旋律联系起来。

甜和酸与高音匹配,苦和鲜与低音匹配。铜管乐器听起来像苦味,而钢琴听起来像甜味。在后续研究中,受试者在品尝太妃糖时听定制的音乐,发现特定的味道确实被增强了。

音调调味尚未完全被理解,但一些研究者将其与通感联系起来,这是一种感觉现象,其中一种感觉会激活另一种感觉。我自己就体验过一种最常见的形式,叫做文字-颜色通感:我将书写的文字和字母与特定的颜色联系起来。但尽管我能“看到”字母的颜色,一些通感者能“品尝”到声音。

“我喜欢听钢琴,因为它尝起来像焦糖和巧克力(通常是牛奶巧克力),”一位通感者在2021年的Reddit上写道。“然而,我讨厌某些合成器声音,因为它们尝起来像黑甘草。”另一位接受《新闻周刊》采访的通感者回忆说,在童年时,他们会根据名字的味道来选择朋友。

这些是通感中最罕见的表现形式之一,其效果通常是微妙的,幻觉的味觉感觉会被实际食物的味道冲淡。但也许我们所有人都有某种程度的声音和味觉之间的心理联系,就像一种在特定情况下被触发的潜在超能力。

意大利面的音乐清单

2024年,牛津的音调调味研究启发了意大利面公司Barilla,委托《白莲花》主题曲的作曲家Cristobal Tapia de Veer制作了“Al Bronzo音乐体验”。每首曲目都旨在增强某种特定Barilla意大利面的享受。

这不是Barilla第一次创造性地将音乐与食物结合。在2021年,该公司发布了一系列“意大利面音乐清单”在Spotify上,精确计时不同意大利面的烹饪时间,作为初学者厨师的学习工具。(对意大利面深恶痛绝的未来主义者们看到这一点可能会惊恐不已。)

我和男朋友决定亲自测试“Al Bronzo音乐体验”,于是我们准备了两种代表性意大利面:通心粉和粗面条。通心粉的官方音乐说明描述“闪烁的铃声增强了樱桃番茄等食材的甜味,而声乐点缀则突显了培根等添加物的烟熏深度,”所以我们按照推荐的食谱,用培根、芝麻菜、樱桃番茄和奶酪烹制。

粗面条的曲目描述为“滚动的低音增强了烟熏、鲜美的食材”,我们则即兴使用了鱼卵酱。我们按照建议戴上耳机,边听边品尝意大利面进行对比。

两首曲目大多是器乐,带有无词合唱的点缀,既充满奇思妙想,又略带幽暗,带有意大利风情,让人联想到《白莲花》。听完通心粉曲目后,我男朋友说:“我的脑海在跳舞。”他觉得音乐让通心粉中的番茄变得更甜了。我没注意到这一点,但每当我听到像胡椒研磨器的摇晃声时,确实感受到黑胡椒的突如其来的爆发。粗面条曲目中的欢快弹奏——Barilla称其为“欢快”——让我觉得意大利面像满口的吉他弦(或者像我男朋友说的丛林藤蔓)。

我们都同意,音乐确实让一些味道和身体感受更加突出。但它是否真的让意大利面更好吃,这种效果是否能被任何人感受到?这就不那么确定了。毕竟,音乐和食物一样,是高度主观的,和个体的联想和记忆紧密相关。

我自己的音调调味实验让我很好奇这其中有多少取决于个人经验。一个通常讨厌花椰菜的人,是否能在合适的音调调味下喜欢上它?小提琴的声音对小提琴家来说味道是否不同?像阿育吠陀的六种味道——甜、咸、苦、涩、辣和酸——这样的味觉系统如何映射到音乐上?这些问题我没有答案,但在食物方面,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新维度。也许更多的餐馆应该开始提供不仅仅是葡萄酒搭配,还有播放列表。

本文译自 Gastro Obscura,由 BALI 编辑发布。

支付宝打赏 [x]
您的大名: 打赏金额:
赞一个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