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6.29 , 12:00

多细胞生命的意义:方便传播后代

多细胞生命的意义:方便传播后代

剑桥大学的新研究表明:复杂生命体的意义在于繁衍后代,在于将后代传播得更远。他们发现,五六亿年前,海洋里最成功的复杂物种也是将后代传播得最遥远的物种——从而征服更多领地。

在埃迪卡拉纪(6.35-5.41亿年前)之前,地球生命满足于微观形态。然而,在埃迪卡拉纪期间,首个复杂(多细胞)有机体出现了。其中,某些生命体能长到两米高,如rangeomorph。对于这种生物,我们知道得不多,甚至不知道它属于动物还是植物。我们只知道,它长得非常像蕨类植物,是地球演化出来的首批复杂生命形式之一——尽管这点很难证实。如同埃迪卡拉纪的所有其它生命体,它没有嘴巴,似乎不具备任何器官,缺乏明显的移动方式——因此,它可能是滤食性生物,如同现代的蛤蜊。

化石记录显示,这种生命体似乎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多样化,最终演化出类似茎干的结构,使自身保持直立。正是这些茎干推动了这项研究。现代植物也有茎干,大部分植物利用高度争夺各种资源,如光照。不过,我们并不确定rangeomorph是否同样将茎干作为一种竞争手段——尽管曾有研究推测,它们之所以增大体积,是为了在不同水深处争夺营养物质。剑桥大学地球科学系的Emily Mitchell博士表示:

地球生命变大是竞争的结果吗?当时,海洋里的营养物质非常丰富,所以资源竞争并不激烈,捕食生物尚不存在。因此,生命形式在这个时期增大体积必定有其它原因。

研究人员分析了纽芬兰东南部的“错误点”的化石记录,这里是埃迪卡拉纪化石最丰富的地点之一。由于埃迪卡拉纪的生物体无法移动,因此会保存在它们生前所待的地方。这样一来,研究人员便得以通过化石分析整个种群。他们利用空间分析技术,发现生物体积和争夺食物之间没有关联。若为竞争食物,拥有茎干的生物体应该占据更多不同水层,但结果恰恰相反:没有茎干的生物体反而比有茎干的生物体占据更多水层,因此茎干应该具有其它功能。研究人员认为,rangeomorph利用茎干散播后代。他们发现,最高有机体周围的后代群集最大。这意味着,高度帮助个体通过后代占领更大范围的区域。

尽管如此,大约5.4亿年前,rangeomorph和其它埃迪卡拉纪生物体都从化石记录中消失了。地球进入寒武纪,生命演化出全新的物种,包括捕食动物。面对捕食动物,这些没有移动能力的生命体毫无反抗之力。

本文译自 zmescience,由 蛋花 编辑发布。

支付宝打赏 [x]
您的大名: 打赏金额:
赞一个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