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3.19 , 14:00

在白罗斯挖二战坦克

德军在1941年夏季依靠着势不可挡的机械部队,火速犁入苏军腹地。在他们推进到现今白罗斯境内时,苏联终于组织出了可堪一战的兵力,双方就地展开了殊死厮杀。

在白罗斯挖二战坦克
Credit:123RF

算来距今已经七十五年,壕堑成田,骨骸化尘,可钢铁怪兽们的尸体却依然常被发现。有时是在抽干的沼泽里露头,有时是翻挖耕地时,敲出了金铁声。有不少业余人士都在搜寻这些被抛弃和埋没的坦克,但合法挖掘军事装备需要执照,这种由总统鲁卡申科亲手签发的证件,目前合白俄全国也只有两张。

雅库塞夫家得其一。弗拉迪米尔.雅库塞夫Vladimir Yakushev,年轻时是集体农场的机械工程师,有天村里人跑来请他想办法找到一台传说中沉在附近沼泽里的BT-7,能挖上来最好。

老人们回忆说这坦克当时陷在一眼泉水边上,但已经无人记得确切位置。雅库塞夫仔细勘查了现在新泉水周围的软泥后,在离泉眼十米的地方,起出了那辆BT-7。这是他挖起的第一辆坦克,二十年前了。现在,他和自己几个儿子正为坐落于明斯克附近的博物馆工作,叫斯大林阵线Stalin Line,一家子已经挖出过几十台苏、德战车,几乎全都亲手修复到可以行驶,从SdKfz系列的装甲车到KV-1、三突子等著名恶霸。

这些战车被起出的时候,里头通常有意想不到的东西。还能吃的巧克力、梳子、剃须刀花样百出,未爆的弹药和还没走的乘员反而算是寻常。雅库塞夫挖起过一辆状态“完好”的三号坦克,只行驶过四百公里。望远镜、袜子、农业学习笔记和帐薄都被匆忙离开的车组遗弃。翻阅笔记,似乎德国人已经在研究战后怎样在当地耕作。

比起挖掘,修复这些战车则难得多。其时坦克设计和投入产造之间的间隙一直往极限压缩,就为了压榨出哪怕一点点优势。有时会太早投产,比如T-34,在开始量产那一年内,就有八百多处设计修正,部分改动还让一些零件需要完全重造。42年T-34上的导轮,跟41年的就不匹配。偶尔,车各处都凑齐补装好了可就是开不动,这时整个团队里就只有老男人能修明白。

两国的制造思路也迥然不同。想从德国坦克上换一个零件下来,可能要卸开半辆车。而苏系坦克的宗旨是易修易装,因为战时甚至孩子也要参与后勤整备。雅库塞夫的团队认为有不少车体都出自童工的小手。两军对垒,是经济和技术争锋,也是民族性格迎头相撞。对于能解读的人而言,车体上每一处痕迹细节都在喃喃低语。

受国家收编后有了固定薪水,多年的爱好也成了这一家两代人的生计。工作本身很艰苦,都是在少有人烟的地方跟烂泥蚊蚁纠缠,在车里挨冻睡觉,但这群人还是乐在其中。每当坦克修好隆隆发动,驶出车库,驶入外头的天光里时,雅库塞夫都会激动落泪。这感情,外行人大概是很难真切体会了吧。

原文标题:《the salvagers who raise world war two tanks from the dead》,by Marina Vorobei

本文译自 BBC,由 梁兵 编辑发布。

支付宝打赏 [x]
您的大名: 打赏金额:
已打赏蛋友(2): Acang · Daybreak
赞一个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