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1.17 , 13:00

因为人类的努力,南极洲的臭氧空洞正在消失

因为人类的努力,南极洲的臭氧空洞正在消失
NASA/GSFC

根据美国宇航局的戈达德空间航天中心(GSFC)的分析数据,科学家们首次找到了确凿的证据,表明正是由于我们人类的努力,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正在逐渐愈合。

每年九月份,在太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下,南极上空的臭氧层就会出现臭氧分解的恶性循环。

循环涉及氯和溴,主要来自含氯的人造化学物质氯氟烃(CFCs),它们在大气的对流层中是非常稳定的,可以停留很长时间,如CF2C12在对流层中寿命长达120年左右。因此,这类物质可以扩散到大气的各个部位,但是到了平流层后,就会在太阳的紫外辐射下发生光化反应,释放出活性很强的游离氯原子或溴原子,参与导致臭氧损耗的一系列化学反应。1996年全球禁止在工业上使用这些物质。

过去对臭氧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空洞的尺寸上,现在GSFC团队实际检测出了臭氧空洞内的各种化学成分。

研究人员使用Aura卫星上的微波探测器(MLS),通过检测反应过后出现的盐酸含量来分析破坏臭氧的氯元素含量。

他们得出的结论是,氯含量每年下降约0.8%,南极冬季的臭氧损耗量比2005年下降了20%。

GSFC的主要作者、大气科学家Susan Strahan在一份新闻稿中说:“我们非常清楚地看到,来自CFCs的氯元素在臭氧空洞中的含量正在减少,因此,被分解的臭氧也在减少。”

相关论文发表在《地球物理研究快报》杂志上。

1985年,人们发现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两年后,一些国家签署了《关于减少使用造成臭氧空洞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随后,该议定书中又增加了修正案,全面取代氯氟烃的生产。研究人员认为他们发现的氯元素减少,可以归功于这一国际禁令。

Strahan说:“(减少20%)非常接近我们的模型预测的结果。这让我们相信,MLS数据显示9月中旬以来臭氧消耗的减少是由于人类不再大规模使用氯氟化合物所致。”

弥合臭氧空洞,或许可以看作是阶段性的胜利。但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的整场战役,还远未看到胜利的曙光。

该研究的合作者之一,GSFC大气科学家Anne Douglass说:“氟氯化合物的生存周期从50年到100年,所以它们在大气中久久不衰。就臭氧层而言,我们可以期待到2060年或2080年,它们能够填充那处空洞,当然也有可能,那时依然会留有一个小洞。”

尽管如此,关于臭氧层空洞的最新发现提醒人们,我们所作出的重大决策,足以改变我们的环境形势。

气候变化似乎是一个过于庞大而难以处理的问题,但如果我们能够通过减少生产各类氟氯化合物的简单措施,成功地阻遏了南极洲的臭氧消耗,那么谁敢说我们的潜力极限在哪里呢。

本文译自 sciencealert,由 majer 编辑发布。

赞一个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