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科学
极度深寒:海底深处的鱼类
Mackenzie Gerringer/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水面8000米以下(26000英尺),压力是大气的800倍,温度刚好比0摄氏度高一点,没有一丝的光亮。
最后这一点,对最新发现的马里亚纳狮子鱼(Mariana snailfish —Pseudoliparis swirei))来说真是一件好事,现在它们不会因为自己的长相而心碎了。如今,它们的发现,刷新了一项记录——已知的生活在海底最深处的鱼类。
华盛顿大学Mackenzie Gerringer是这项发现的第一作者,他说:“在这样一个极端的环境中,它们看起来不够健壮,也不强大,但是非常成功。”
当你生活在一个纯粹的黑暗世界中时,美丽的外观并无太大价值,毕竟它们也没期待自己会被我们送到水族馆中供人品头论足。
不过,对于恐怖科幻电影中的经典硬核生物来说,他们确实看起来过于……柔软无害了。
公平地说,柔软纤悉是海底居民的最佳选择。那些长有碳酸钙外壳的生物,在巨大的压力下,每次要拼死拼活才能长出外壳。
巨大的水压对化学反应产生了奇妙的影响,其中包括蛋白质性质,这划出了大多数鱼类的极限生存深度。
研究人员在菲律宾以东的马里亚纳海沟(Mariana Trench)内,利用位于6898米至7966米(22630至26135英尺)之间的诱饵陷阱,在2014年和2017年提取了37个标本。
这种鱼比人手长一点,身体半透明,没有鳞片的皮肤显露内部粉红色的器官。
在世界各地,深海鱼类通常并不少见,它们聚集在一起吸食小虾和其他甲壳类动物。
事实上,在2008年,在日本海沟的7700米(25300英尺)处拍摄到了一种后来被称为拟狮子鱼(Pseudoliparis amblystomopsis)的小型鱼类,创下了当时世界上最深的鱼类记录。
纽卡斯尔大学的环境科学家Thomas Linley说:“狮子鱼已经适应了比其他鱼更深的水域,并能够生活在深海海沟中。”
但是,最初它们是怎样进入这片鱼类生命禁区的呢?事实证明,海底的生活并不像我们人类想象的那么糟糕。
Linley说:“在这里他们没有食肉动物天敌,沟渠的漏斗形状意味着有更多的食物来源。”
对这个新发现物种的DNA进行分析并仔细观察其解剖结构,都证实了马里亚纳狮子鱼标本来自一个全新的物种。
研究人员甚至使用CT扫描仪来绘制其内侧,显出了它隐藏于皮肤下的美感。
Adam Summers/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哦,那绿色的东西是?那是它最后的午餐。
当然,最深处的鱼类并不等于最深的生命。今年早些时候,研究人员从马里亚纳海沟内的泥火山喷发物中找到了生命的证据,暗示海底10公里(6.2英里)以下依然存在着微生物。
那里是大约11公里(36000英尺)的沟槽底部,但生物学家认为在更深的水域还潜藏着某未知物种的可能性不大。
本文译自 sciencealert,由 majer 编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