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04.02 , 11:00

造飞机的中国农民

[-]

“几乎在每个农村里,都会有这么几个怪人——他们有着常人不理解的梦想,花着为数不多的钱,干着常人需要巨额投入的事儿。有些农村里,这些人可能捣鼓一些路上的机器。当最令我吃惊的是,在这些你想象不到的地方,还有很多人在努力造他们心中的飞机。没有高级的机库,他们就在在家后院开工,四处收集金属材料,用最基本的工具。他们普遍知识水平不高,可他们好学,自学空气动力知识,自筹资金。他们骄傲称自己是‘航空人’。”

这是荷兰艺术家 Gover Meit新书《后院航空》的引言。他和国内摄影师徐晓晓走遍中国大地,拍摄了一些在自家厂房里设计、制造、试飞飞行器的几位农民。徐晓晓说,自从在荷兰的一本杂志里读到了关于中国农民造飞机的故事,感受到这一群人的激情、创意以及对航空的热爱,自己就想挖出更多的故事。于是她在2015年花了一个月的时间走遍了全国,同时也在问自己这样的问题,他们如何在梦想和现实中平衡,如何在别人的非议和阻挠中坚持,最后的结果又是什么。

[-]
袁相秋在过去的十年里做了8架飞机,全部被当废铁卖掉了。图片来源:徐晓晓

张斗三

张斗三出生在广东潮州的一个贫穷农民家庭,在13岁还没有上完小学,就被迫离开家里出去打工。有一天在电视上看到了飞机这种东西,他就立刻被航空科技所吸引,心想终究有一天,要造出自己的飞机。听到这个目标,他所有的朋友没有一个支持的,连妻子都担心说你万一失败了怎么办?

由于没有完成小学,很多航空材料一开始看不懂,他便跑到当地一个机场里,每天看着飞机学习结构。后来北上北京,用自己做生意学习的技巧说服了一家飞机工厂给他提供材料。第一架飞机的发动机是来自一个被台风吹毁的小飞机,张斗三在离自家不远的一个地方发现,买下能用的部分,运回了家里。

1995年,张斗三开始在自家的天台上开工。没有高效的工具,只用修车厂能找到的工具;没有图纸,他就边做边画。这样一来就是三年。1998年,他的飞机终于做完。这是一架两座轻型飞机,6米长,可以连续飞行500公里。他在第一架飞机的翅膀上写着:潮州人,爱拼才会赢。从此之后,他连续造了4架飞机,其中有一架叫“神鹰”的飞机在航空学家看来最神奇,因为这架飞机的发动机是来自一辆汽车,而不是专业的航空发动机。

对于制作飞行器的理解,张斗三说自己不会仿造任何一架现成的飞机,他所有的机型都是自己设计,自己创新的。2008年四川地震后,他发觉现有的飞机无法在当地形成有效的搜救力量,所以现在他的项目是做一个小型直升机,能在崎岖的山地和森林里灵活飞行,负责在灾害营救方面充当尖兵。

[-]
2008年四川地震之后,张斗三开始研究救灾直升机,能在复杂地形里灵活飞行,他最新的设计,用到了四个发动机,目前还在测试阶段。图片来源:徐晓晓

曹正书

在一张照片里,展现了曹正书的工坊。一堆堆各色的材料散落在地上,工作台上满是二手的飞机零件,墙边摆着一根根铝管,等着被弯曲成飞机机身。在另一张照片里,展示着墙角丢弃的三个起落架轮子,这是一个航空人10年努力的最终结果。

75岁的四川绵阳农民曹正书自从1984年就开始造飞机了,到现在为止没有一架飞起来过。因为他不识字,前期设计工作更加不知道怎么完成,甚至有一架飞机的设计图纸是参照一个鸽子玩具画出来的。不过他对于别人的非议倒是有自己的理解,说坐飞机对于他来讲就是玩玩具,与其花钱花时间去打麻将,自己还不如花钱花时间造飞机,都是消遣嘛。他的梦想是有一天能造出一架飞跃他家油菜花地的飞机。

[-]
自从曹正书的飞机机身和发动机被人偷走当废铁卖掉后,他在厂房里面放了一张床,每天睡在新造的飞机旁边。图片来源:徐晓晓


“这些航空人不会在意试飞中的危险,或者其他不可逆的失败,就是这一点点成功的希望,一点点对于新发明能改变生活的信念,就足够推动他们耗费一生时间来造飞机。” Gover Meit在他的书里说到,“在他们的观念里,不是说我耗费30年飞行30米这样的投入回报的计算,而是说我花了30年,把你们都不相信的概念做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飞机。”

除了一些成功的例子,这本书里还讲了一些失败的人和事,以及自己造飞机的危险。“一些梦想家在试飞中受重伤,无法行走,有些放弃工作追逐梦想。而有些成功的人,没有胆量坐上飞机试飞,在一生中甚至没有真正享受自由飞翔的感觉。”

苏桂滨

同样来自潮州的苏桂滨,电子工业出身,干过电梯修理,也在IT界打闯过,最后依旧是沉迷于飞行。他为了能制造自己的直升机和旋翼机,从各个想象不到的地方手机零件,比如控制侧杆是游戏机上拆下的。他前前后后制造过50架飞机,每一架都试飞成功。在2014年,他尝试飞行另一个后院航空家的飞机时,失控撞在一根电线杆上,受重伤,腰部以下瘫痪。

卧床三年,现在他可以感觉脚趾的触觉了,尽管医生告诉他,完全恢复可能性不大。他说恢复后的第一件事儿,就是继续飞他的飞机。在徐晓晓的照片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对自己胸有成竹的人,眼神中充满自信,不论是躺在床上还是轮椅上。

[-]
2012年,苏桂滨想用自己造的飞机挑战5千米极限,但在4.8千米的时候放弃,因为当时的温度已经跌至零下40度了。图片来源:徐晓晓

王强

浙江慈溪的理发师王强的第一次飞行时在四川绵阳的一个老机场,他拉着很多朋友看他起飞。黄昏下,王强驾驶飞机滑行到跑到尽头,推油门,提速度,然后拉起,前轮就离开了地面。虽然那次飞行只离地两米,飞行距离也不远,但是这种能离开地面的感觉让王强终身难忘。

王强的飞行一直充满危险。有一次在300米高空,发动机停车,他尝试滑翔回机场。不过后来空速过慢,离跑道不远处,飞机一头栽到一条河里。他游到岸边,休息一会,叫来朋友把飞机从河里拉了回来。

又一次事故,起飞时发动机故障,王强坠机在一片建筑工地里。这次坠毁很严重,飞机最后的姿势是翻过来的,起落架朝天,翅膀着地。还好王强绑紧了安全带,所以没有受伤。

你问他怕不怕出事,他说肯定怕。不过相对于飞行的乐趣,和每次看到的风景,对于事故的恐惧微乎其微。更重要的是,每次出事,都能对王强有积极的作用,他找到出事原因,改正和修缮飞机的细节,其实也是进步的必要阶段。

Gover Meit和徐晓晓的书中不但有每个人的采访报告,还有他们当时拍的照片,以及家里人提供的之前的图像和设计图纸。这些设计图纸,有的是CAD设计图加上很多工程细节,有的则只是草稿纸上的寥寥几笔。

[-]
王强在做载人飞机之前,用自家后山林的木材做了很多模型,最后都被母亲当柴火烧掉了。图片来源:徐晓晓

徐斌

出生于浙江江山,徐斌的父亲是机械师,母亲是农民。他在20岁的时候开始想着怎么造飞机,因为家里的后院面积不大,他想着造一个能垂直起降不需要跑到的飞机,因此旋翼机成了他的选择。

在 Gover Meit的书里,有一张模糊的照片,记录的是徐斌在某一次试飞的事故。还有一张照片,讲的是徐斌2014年创办的民间飞行博物馆。其实中国民间飞行氛围很好,大家分开研究自己的飞机,自己创新自己制造,有任何新的发现都会告诉同伴。其实这是一个工业遍地开花的样子。

相对于其他人,徐斌因开始从自己的爱好中赚钱了。广州和温州的一些公司请他去拍摄航空摄影。长期的飞行经验使他成为了旋翼机的专家,他成立的公司不但销售旋翼机,还为其他热爱飞行的热门提供技术和材料支持,也负责改造旋翼机,达成农业植保机的作用。

[-]
徐斌喜欢开着自己的旋翼机到家附近的江郎山,在山脊附近盘旋。图片来源:徐晓晓


“这些航空人中有些非常成功,他们的设计被大公司重金买走,或者被大公司聘请成工程师。有些则不走寻常路,设计出连NASA或者好莱坞都想不出的气动布局。从他们个人来讲,这些努力是他们实现梦想的必须。从一个工业来讲,正是这些小人物的努力,这些小人物的创新设计,才有了今天我们航空业的发展,才有了活力蓬勃的现代生活。”

徐晓晓的照片里,这些在后院造飞机的人们都有两个个共同的特征,一方面他们做着航空先锋的工作,另一方面,则是保留了那颗希望像鸟儿一样自由飞翔的赤子之心。

[-]
“我们这些人就是胆子大”。图片来源:徐晓晓

采访完徐斌后,徐斌拉着徐晓晓坐上了自己造的旋翼机。按照徐晓晓自己的话说,在200米巡航时,她都不敢呼吸。开放式的机舱不防风,迎面的风吹在人的身上,各个部位都能感受到气流的存在。往下看,房子,山脉,农田,湖泊在脚下飞驰,一种从未有过的速度感和危机从内心发出。内心的恐惧渐渐占据所有的思维,徐晓晓甚至开始想着待会会怎样坠毁。

于此同时,飞过几百次的徐斌则依旧保持着第一次飞行的兴奋,眼睛看着脚下的风景,目光中充斥着无限的享受。被徐斌的心情所感染,徐晓晓渐渐把自己的从恐惧里拉出。习惯了气流的冲击和发动机的轰鸣,她开始觉得融入天空中就像是禅宗,一种超越本我的存在。脚下的风景不断变换,湖面反射着太阳光,一切都不像之前那样咄咄逼人,地面也不再用恐惧提醒自己的位置。15分钟后,飞机安全着陆。

“当我们这些西方人坐在家里,等着受过高等教育的航空工程师发明007的喷气背包来改变自己的出行时,这些中国农民组成的民间飞行力量,很有可能就是下一代个人飞行系统的先驱。” Gover Meit提到了人类对于飞行的天生向往,“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飞行梦,不是买机票坐在铁盒子里蜷曲着身体,而是直接用气流拖着我们上升,在空中和环境融为一体。用我们习惯地面的感知,来接受空气给予我们的可能。”

[-]

本文译自 BBC,由 小鱼儿 编辑发布。

支付宝打赏 [x]
您的大名: 打赏金额:
已打赏蛋友(4): 樂米張 · 彳亍江南 · 代号C · 煎蛋王子
赞一个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