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科学
梦游来自求生本能
怕版权问题,图我就删了啊
夜幕降临,大部分人入睡前的动作都是安心舒适地躺在床上等待困意降临。而对有些人来说,这是他们梦游前最后有意识的活动。
斯坦福大学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有将近4%的成年人都曾有过梦游的经历。实际上,梦游的比例也在增加,部分由于药理性辅助睡眠的使用逐渐增加——尤其是安眠药。一般来说,梦游的情节都是无害的,比如一位伦敦市民的Lee Hadwin,他有着专业画家的天赋,但似乎只有睡着之后这种才能才会上线。
有时候,梦游也会很危险。梦游者处于非理性的状态,期间他们有可能伤害自己和他人。有些极端的例子,比如2009年有个英国的少年从卧室八米高的窗台跳下。多伦多的 Kenneth Parks1987年的一天晚上,驱车23公里杀了他的丈母娘,一切都是在睡觉中完成的。Parks犯下了如此罪行——如果可以这么说的话——尽管他和死者的关系很好,也没有什么杀人动机。
为什么有人会在睡着之后陷入这么有攻击性的状态?“梦游”其实不算个准确的术语,一项研究显示,原脑参与情绪反应 (在边缘系统) 和复杂运动 (内皮层)的区域仍然处于活跃的状态,从这个角度来看很难说是梦游还是醒着。这种活动的特点是脑电图 (EEG) 会检测到的 “α 波” 模式。同时,控制理性和记忆的额叶皮层和海马区域基本上处于休眠状态,其典型的功能无法执行,这一般体现为“三角波”模式。似乎梦游发生在大脑无法完全从睡觉切换到睡醒的时候——像是困在了半梦半醒的边界。
“大脑的理性部分仍然处于准睡眠的状态,未能发挥其控制边缘系统和运动系统的机能,”意大利神经科学家Lino Nobili解释道,他是米兰的 Niguarda 医院的睡眠研究员。“所以此时的行动是被一种古老的求生系统支配的,像是处于应激反应的状态。”
可我们的大脑为什么会进入到这种混合状态,睡不是睡醒不是醒的状态呢?难道安安分分的完全“昏迷”的休息个够不好么?想象我们远古的祖先的生活,答案就呼之欲出了。亿万年前的先祖选择过夜的地方可比不上现代社会的安全。
其他的物种也会采取这种策略。我想起以前徒步旅行时的一次惊奇的经历,当时我在暮色苍茫中寻路前进,突然一只鹿从枯树枝下窜出来迅速逃走了。那只鹿跳出来之时与我如此之近,近在咫尺。感觉它好像是在睡着的状态下意识到危险靠近。这种能在睡觉时保持迅速行动的能力令人惊奇不已。实际上,有多种动物都可以在睡觉时保持大脑的活跃来警惕危险。例如,军舰鸟可以一飞几天甚至几个月,飞跃浩瀚海洋的过程即使睡觉也不停休。
人类也是如此。当我们到达一个新环境的当晚,几乎有半个大脑在睡觉时都是活跃状态——“警戒模式”,能对不熟悉的、潜在的危险作出及时反应。
科学家们目前认为这种运动系统准清醒的行为和大脑中边缘系统之间的较量即使不伴有梦游行为也会存在。实际上,唤醒这些部分的阈值是很低的。尽管它们和梦游有关,但阈值低可能是适应环境的结果——更有利于存活。漫漫进化之路中,这些特征由于其价值被保存了下来。
“睡觉的时候我们的运动系统还处于活跃的状态,所以虽然你是觉得自己睡着没动,但运动皮层一直醒着,随时准备出发,”Nobili解释道,他领导的团队进行了该项研究工作。“要真有什么事不对劲威胁到你,要逃跑的时候可轮不到你的额叶理性判断,你需要一套时刻准备着的运动系统。”可梦游的时候,这套适应性的系统出了岔子。“外界一点小小的触发导致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事件。”
Antonio Zadra,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这样解释“我们接受的信息都经过大脑的筛选,睡眠状态也在运行——检测睡觉者周围的环境,判断信息的重要性。‘噢,这点小事就不要叫醒主人呐~’或者‘快起来,这下有危险啦!’而对于梦游者来说,这一过程显然功能紊乱了。”
虽然,大脑这种局部活跃的现象在人类和其他动物中都有相关证据,但梦游,在灵长类中,现在看来都是人类独特的现象。也许,倒过来说,这或许是我们祖先从自然选择中脱颖而出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