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08.14 , 15:00

周末荐片之《黑店狂想曲》:粮食换人肉

超现实主义最初兴起于法国,时间大概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失去理性的战争让人们对提倡的“理性主义”产生了怀疑,于是转向一个新的方向,用脱离现实,超越现实来表达“真正的现实”。

[-]

《黑店狂想曲》(Delicatessen)这部电影虚构了一个荒诞的时代,经济大萧条,食物紧缺,居民们用粮食排队买人肉吃。

“外来者”——小丑路易

[-]

路易过去曾是马戏团小丑演员,他的表演同伴是一只猩猩。猩猩被吃了以后,也意味着他从此与小丑职业无缘了。于是他就从城市来到小镇打工。许多电影中都会出现一个关键的“外来者”角色。

[-]

通常“外来者”角色类型与当地会有着不一样的画风,以此产生戏剧冲突,进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小丑路易的积极,乐观和善良与当地沉闷抑郁的氛围产生着强烈的对比。而在小镇居民心中,他的出现却意味着以此“开荤解馋”的机会。

“司其职,还是已被麻木吞噬”——屠夫

[-]

整部电影采用一种夸张的脸谱化表演,屠夫便是那种一眼就分辨得出的“反派”角色。他好色,贪利,杀人果断。从社会分工这方面来看,处在那个社会背景下的屠夫,自然而然地必须去扮演宰人卖肉的角色。当整个社会环境,即便是一个小小的城镇,认可了“人肉”的商品化之后,个人的罪恶感或者欲望都会沦为麻木,沦为稀松平常。

屠夫无疑是这个社会最为不幸的人,作为一名屠夫,一名商人,即便是在我们现在所谓的“正常社会”里都会有贪欲和恶欲,但也会有善良的一面,不然怎么会有一个善良可爱的女儿呢。在电影设置的时代背景中,他的这些黑暗面却不断被认可,进而不断加深,甚至最后被这些黑暗物质所主导。

“一直想自杀,从来未成功的女人”

[-]

这个女人无疑是电影里最为诡异的角色之一,她发挥自己一切的聪明才智,精心设计一个又一个能够完成自杀心愿的机关,可惜最后都没成功。其实人要是想自杀,直接跳楼服毒不就行了,不必这么费尽心机。

所以电影设置一系列的自杀未遂已经不是要着重讲“自杀”了。机关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可以延长死亡的时间,一个机关元素触发另一个机关元素,自杀者能够观察到自己死亡的整个过程,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也是麻木平凡,枯燥乏味的生活无法比拟的。

“生活在地下的穴居人”

[-]

这些人对人肉不抱有欲望,他们喜欢吃粮食,视粮食为生命。他们就像淳朴的赤子,一碰到粮食便欣喜若狂,而他们却只能生活在地下。

“善良,天真,与音乐”——祖丽

[-]

一个人的性格与所处的社会环境,童年的时光联系甚密。一个善良的人不会平白无故地出现在一个麻木荒诞的社会中,祖丽热爱音乐,心地善良,从她的身上依稀会看到这个社会过去美好的影子。

电影的最后,优雅的大提琴伴着诡异悠扬的音乐锯再次响起。

[-]

支付宝打赏 [x]
您的大名: 打赏金额:
赞一个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