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05.05 , 22:02

史海钩沉:17世纪的劣币危机

[-]

在17世纪初,德国的王公贵族们遇到了一个问题:他们所处的地方即将爆发一场大战争。

打仗需要花钱,而那时候的钱都是用货真价实的昂贵金属制造的。这些王公贵族需要大量黄金白银来打仗。他们对这些贵金属的强烈渴望导致了欧洲历史上最具戏剧性的经济危机——“劣币危机”。在这一时期,各个国家相互用劣币骗取邻国的财富。

在17世纪20年代早期,经济危机达到了顶峰。那时候我们今天所说的德国还不存在,在罗马帝国覆灭后德国只有少数几个州联合起来。德国的许多州铸造了他们自己的货币,并且每个州的货币都不统一,尤其是那些小面额货币。这些货币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它用了多少贵金属。

但是为了筹钱,人们便使用比货币面值低的廉价金属制造钱币。因为好的钱币都被这样换成劣币了,当时的人们只好通过检查钱币的边缘和使用天平称量避免收到劣币。

《疯狂、惊恐和崩溃》的作者Charles P. Kindleberger,给出了这场危机的最好理解。让钱币币贬值的简单方法就是剪掉钱币的一角,然后用剪下的那块金属铸造新的钱币。更复杂一点的方法是在新铸造的钱币里面掺更多的铜,尽管掺的不多,人们还是能辨别出来。这两种方法都能让钱币变得没有以前值钱。

对钱币的这种替代可能始于意大利北部,但在17世纪之初劣币就开始流通了。那时正是三十年战争开始的时候,德国各州的商人们疯狂地将劣币换成良币。最好的方法就是带着这些劣币穿过边境,去那些货币没有掺假的国家,把那些被动过手脚的钱币换成足值的钱币。然后你可以带着含有更多银子的钱币回到铸币厂,把里面的银提取出来作为利润,剩下的再铸成劣币,再拿过去换。

[-]

这种交换引起了连锁反应。得到劣币的州禁止了这种交换然后也开始铸造劣币,他们用掺假的钱币去换其他地方的合法钱币。很快德国南部各州到处充斥着不值钱的劣币了。有些钱币甚至完全不含银子,从头到脚都是用铜做的,只是看起来像银币。

这么做只影响小面额钱币:较大面值的银币和金币被丢在一边。在当时,一些比较穷的人在这一时期没赚到什么钱,而那些有钱人赚了个盆满钵满。这种赚钱手段导致铸币厂如雨后春笋般开得到处都是。Kindleberger在书中指出,下萨克森州布伦瑞克市铸币厂的数量在3年内翻了两倍还多。

最后,货币系统崩溃了,德国各州便达成铸币协议,重新规定货币的价值并恢复对铸币厂的控制。慢慢的,劣币逐渐被良币取代。

本文译自 atlasobscura,由 Lee 编辑发布。

支付宝打赏 [x]
您的大名: 打赏金额:
赞一个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