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04.23 , 13:45

HTC Vive 开箱 + 简易评测 [多图]

[-]

前言:

VR,也就是“虚拟现实”,这个话题最近比较火,Oculus早先发布了两版开发者测试版的VR头戴显示器,经过几年的测试反馈再设计,它的消费者版本终于开始出货了。然而Oculus再也不是当年那个Oculus……这家公司已经被某个钱非常多的不存在网站老大出钱买了下来……
[-]
当然上面这部分是题外话。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横空杀出的,Oculus Rift现今最强大的对手——HTC出品的Vive,也即是下图中的头戴式显示器:

[-]

那么HTC Vive比起现在市场上其他的头戴式显示器,比如Google Cardboard和Samsung Gear VR这类设备好在哪里呢?
[-]
[-]
Google Cardboard以及其他的“挂脸手机壳”系VR设备,其核心都是一部智能手机,它的运行原理是利用手机的加速计、电子陀螺仪等传感器取得手机在三维空间里的位置和旋转角度变化,然后实时渲染这个视角在虚拟空间中看到的画面显示在屏幕上,最终达到欺骗愚蠢人类视觉感官的目的。

这个方法的缺陷在于:一是尽管现在智能机的CPU越烧越夸张,一部手机的数据处理能力比起台式电脑仍然是极为有限的,这限制了它所能渲染的虚拟场景复杂程度;二是采用加速仪+陀螺仪组合所计算出的空间信息看起来简单可靠,可一旦手机处理器由于某些原因(比如渲染场景过于复杂导致CPU满载,又或者朋友忽然给你发了一大堆小视频晒猫晒狗晒晚饭)产生卡顿,错过了部分传感器信息,这样累积下来丢失的位置变换会逐渐导致虚拟场景内空间位置与实际空间位置的不同步,让人感到不自然不舒适。

而HTC Vive采用的是两个协调同步、内有旋转红外激光器的“灯塔”系统提供类似GPS卫星的定位依据,头戴显示器和两个无线控制器则配备有大量光感器(凹下去的那些小坑),计算哪些光感器被激光扫过,还有它们被激光击中的时间差即可得到在三维空间里与灯塔的相对位置和旋转角度。

Oculus Rift消费版使用的方式略有不同,与Vive正相反,Rift的头戴显示器上遍布红外LED,用户的前方则是一个他们命名为Constellation,“星座仪”的红外摄像头,通过头戴显示器上可见的LED位置分布反向运算其空间信息。

如果上面这段你觉得说得太复杂……简而言之就是Vive和Rift都有固定的定位基站,因此不会出现你戴着头盔原地转上十圈后,北方成了西边儿的错位。

至于PSVR……还没发售而且PC上还不能用的东西我们不讨论谢谢。


烧钱也得遵照基本法过五关斩六将:

下面进入正题,既然咱们现在知道了HTC Vive是个啥,下面我们开始购买一台的艰苦历程!

第一步,上哪儿能买到?有的同学可能已经在说Shut up and take my money了,来让我们看看哪些地区有售:
[-]
日本、中国、□□等国家…和地区都在首批发售列表呢!不错不错,让我们进入第二步,点进去看看价格?

6888人民币,不便宜呢……诶等等,咱退回第一步再看看?
[-]

隔壁□□售价28288新台币,约合人民币5680元,有趣有趣。
[-]

那么问题来了,本人坐标香港,请问我应该去哪里买呢?虽然有了香港永久居民身份之后必须回国注销户口因为中国不允许双重国籍什么的,从各种意义上来说香港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于情于理咱都该点进去中国地区买对吧?……唔看在钱的面子上最终我还是去隔壁□□买了。

等收到通知,付完尾款发货后,就进入了第三步:把它运回香港。原则上转运公司是不承运任何内含锂电池的电子产品,但我跟HTC客服再三确认“包装上没有标注内含电池”这一点后决定冒个险直接转运,虽然本人的Vive确实是安全到手了但在此绝不推荐任何人采用瞒报的方式转运锂电池!查水表请出门左转水表箱谢谢。


简易开箱+安装:

拿到手之后第一个感叹是,这盒子太TM大了……
[-]
[-]
打开之后是第二层真正的盒子,固定在两个泡沫框架中
[-]
……好吧,确实是“最外层”没写内含锂电池……以及谢谢提醒要珍惜用眼
[-]

比较麻烦的一点是这个盒子本身不是一个合格的携行箱,没有提把之类便于抓握的设置,这点再加上箱子本身的大小导致携带这个箱子难度很高
[-]

第二层箱子内部有非常厚的海绵固定住各个部件,防震效果非常好
[-]

头戴式显示器(之后简称“头盔”)正面可以看到分布着很多光感坑
[-]
内部是两大片菲涅尔透镜,贴脸的海绵两侧各有一个凹槽给你放眼镜脚,如果你镜框属于比较宽的还是放不下,但总比没有好
[-]
头盔(佩戴上之后)的右侧有一个旋钮能够调节两片透镜的瞳距,比如我的就是6 4毫米,如果不知道自己的瞳距可以参照配眼镜时的验光报告
[-]

头盔两侧绑带的转轴实际上是能够向外拔出旋转的,用来调节该侧显示屏到透镜的距离
[-]

可以看到图中左侧 屏-镜 间距比右侧大很多
[-]

接线盒,接口带有橘红边缘的一侧用来直连头盔,没有颜色标记那一侧连接电脑。接线盒电脑侧一个MiniDP接口和一个HDMI接口,初看以为使用DP或是HDMI都可以,然而之后的设置发现必须使用HDMI直接连接电脑和接线盒方可成功连接,否则一直会提示错误208连接有误。
[-]
[-]

附赠的耳塞,耳机线很短而且是非常单薄的面条线,第一眼印象这是非常廉价的“又不是不能用”耳机,然而使用之后发现不仅音质高于预期,而且隔音效果非常好导致之后没能听到同事提示撞上桌子,这是后话。
[-]

两个无线控制器(下称“手柄”),分别内置900毫安时的锂离子电池,正面有上下两个按钮和中间一个圆形触摸盘,背面侧向分别有两个按压式按钮,食指处有个扳机,力道反馈类似真枪手感非常好。每个手柄配送一个5v 1A充电器,一小时左右就能充满,据称能支撑连续四小时的使用时间。
[-]
手柄背部浅色部分为仿皮塑胶,摩擦力高不容易脱手
[-]

两台“灯塔”激光定位器(下称“灯塔”),正面面板下隐藏着横竖两个旋转激光发射器,背面有电源、模式设置按钮、同步电缆插口和似乎是用来升级固件的microUSB插口。
[-]

[-]
用来把灯塔固定在墙上的底座、螺丝和塑料膨胀管,安装需要自己在墙上打洞,当然你把灯塔直接放在比较高的书架上也没问题
[-]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这套玩意线缆非常之多,火腿肠很贴心在线缆上全贴了标签说明这是什么线这头接在哪儿,这点必须加分
[-]


程序安装+调校:

说明书上告诉你设置程序到哪里去下载
[-]

它告诉你总共耗时28分钟……实际上肯定比这更久
[-]

[-]

[-]

跳过中间若干说明性步骤,我们来到最重要的圈地运动,这里选择左边的Room-scale,这是让你可以在房间自由走动的VR选项;右边那个是适用于狭小空间无法走动的情况。
[-]

选择了Room-scale之后屏幕上的小人会以风骚的走位清理掉范围内家具
[-]

确保你的头盔和两个手柄都处于灯塔照耀范围内
[-]

拿起手柄对着显示器按住扳机,确定屏幕位置
[-]

下一步要建立地面的位置基准,把两个手柄放在地面上按下calibrate floor按钮
[-]

[-]

最后拿起一个手柄按住扳机,沿着安全范围边界走一圈划定界限,程序会自动帮你圈定玩乐区域
[-]
[-]

[-]

运行steamVR程序后戴上头盔,可以感受到定位非常即时和精准,几乎完全感觉不到延迟,你甚至可以很自然的按照VR里的视觉回馈,走过去捡起手柄,虚拟世界里的距离感与现实世界相差无几。
[-]

[-]

你可能注意到Vive头盔前面有个摄像头,它的作用是给你回馈一些周边真实世界的状态,比如快要撞上边界时淡入摄像头拍到的外界景象,提醒你前方有障碍物,或者是可以手动激活摄像头,就不至于喝口水都得拿掉头盔。图中蓝色的线条就是摄像头视频经过边缘加强滤镜处理后的画面,当时在实验室里没抓屏幕视频所以这图是我回家后重新截的,场景比较乱。
[-]

这是我借助实景视野找到偷拍者的瞬间
[-]

使用手柄可以像指星笔(激光笔)那样发出一道虚拟光线,作为光标点选菜单,现在是在Steam VR的菜单。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虽然屏幕上这镜像窗口分辨率很渣,实际上vive每只眼前屏幕渲染的分辨率是1080x1200像素,比这些截图高很多,真正带着头盔观看的时候图象很清晰……这么说起来屏幕上的像素点还是蛮明显的,太清晰也不算什么好事嘛。
[-]

切换到桌面模式显示的就是你的桌面,刷网页看视频都是可以的
[-]

用手柄点oo和xx需要比较高的瞄准技巧
[-]


VR游戏体验:

宣传中Vive和Oculus的“推荐游戏配置”都是起码GTX970,然而实际试验下来GTX950也没有卡顿,当然可能跟我测试的游戏场景比较简单也有关系
[-]

手柄按键的功能因游戏而不同,比如这个游戏里侧向按钮是隐藏拿枪的手柄
[-]

[-]

移动手柄可以真的拿起枪械瞄准
[-]

装弹需要左手向后拉动护木退壳,再向前推动装弹闭锁才能开枪
[-]

玩的时候在别人眼里大概是这个样:
[-]
[-]

下一个游戏,Valve出品的The Lab,这游戏实际上是若干个小游戏集合,据说都是Valve公司的游戏开发人员在研究VR游戏过程中不断尝试的产物。
……Valve这些年下来片头动画的阀门越长越多了嘛
[-]

Vive主打输入方式不是WASD键盘操作或者方向手柄,因此很多游戏的移动方式是传送,图中按住手柄的触摸盘选择传送落点
[-]

游戏里的虚拟手柄细节做的不错,连背面三个螺丝孔都1:1还原出来了
[-]

激光定位装置在Room-scale中的优势在于你可以蹲下来左右观看虚拟世界的细节,就像面前摆的是乐高场景一样
[-]
[-]

The Lab里的Longbow,长弓是一个用弓箭守城的小游戏,左手捡起弓右手扣住扳机搭箭开弓,放开扳机箭就沿着抛物线飞出去了。拉弓过程中手柄会有震动,很像是真的拉弓时弓身的震动真实感满满,弓是否拉满对弹道及箭速都有影响,玩起来有瘾根本停不下来……
[-]
[-]

最后一个游戏,Elite: Dangerous,第一件注意到的事就是主菜单与2D屏幕版不同
[-]

座舱内视角,如果使用的是飞行摇杆相信代入感会更强烈一些,然而我手里的是键盘鼠标,由于看不见左手键盘还是凭着感觉按住键位在操作
[-]

可以在座舱内小范围移动一下,比如凑近前面的面板
[-]

或者绕过座椅看看后面有些啥
[-]

……卧槽原来我自己是个无头人!(原图太暗我把亮度调高了)
[-]

由于可以自由观看,激战中追踪敌人比起单用屏幕鼠标方便了很多
[-]
[-]

再有就是屏幕上看起来并没有非常大的敌舰现在以VR的视角观看,能够切实感受到那种压倒性的庞大……
[-]
[-]


总结:

技术完善度——追踪技术基本完善,屏幕颗粒感还是比较强烈容易脱戏
游戏生态——Vive有SteamVR支持,不久的将来兼容的游戏一定会越来越多的,我们游戏玩家要坚信Gaben大-法好,Vive的前景是一片光明的!
[-]
价格——咱能不提这个么?下半个月我得吃土了,科科



好了,本期就到此结束,希望以上信息对大家有帮助,再见!我要扛头盔回家玩游戏去了!
[-]

PS:本篇评测没有任何“赞助”或者“提供”

支付宝打赏 [x]
您的大名: 打赏金额:
赞一个 (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