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11.18 , 17:02

为什么狗什么都能吃,猫却那么挑食?

[-]

任何见过家里的猫因为吃多了猫草而呕吐不止的铲屎官都知道,主子们天生就不是吃素的。但事实是,猫这样的食肉动物身上众多重要的基因,通常都在食草动物身上发现。

一项新研究显示猫体内有一种食草动物的基因,它为了防止动物咽下有毒的植物而让这些植物味道变苦,这样仅仅使用味觉动物们就能判断食物是有益还是有害。甜味意味着食物中含有糖分,它是重要的能量来源。苦味意味着食物有毒或者尚未成熟——动物尝出苦味的能力是作为一种生理防御机制而进化的。

出于动物的生理需要,进化过程对它们的味蕾进行了多次的“改进”。如果一个物种的膳食结构产生了变化,这个物种可能就不再需要品尝出食物中的某些化学成分,这时候味觉受体的基因就会变异

猫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身为食肉动物的它们已经尝不出甜味了;同理,如果苦味的受体是为了警告正在进食的动物所食用的植物有毒,那么猫也没有必要需要尝到苦味,它们的苦味受体基因也应该出现了变异才对。

位于费城的莫奈儿化学感官中心(Monell Chemical Senses Center)的遗传学家们将猫的染色体以及例如狗,雪貂和北极熊等食肉动物的染色体进行了对比,看看是否这些动物身上也有苦味基因。对比结果发现,猫拥有12种能尝到苦味的基因,而狗,雪貂和北极熊全都拥有数量一致的苦味基因——问题来了,既然它们很少有机会吃到苦涩的食物,干嘛还需要这个基因呢?

味觉测试

为了一探究竟,莫奈儿的分子生物学家 Peihua Jiang 为猫的味蕾做了测试。他在实验室里将猫的味觉受体基因注射到人体组织细胞中,当两者合并到一起时这个细胞和基因就会扮演起味觉受体的角色,对不同味道的化学物质做出反应。

Jiang 发现对于有毒植物中的毒素和能够激活人类苦味受体的化合物,猫的味觉受体都做出了反应:猫的苦味受体 Tas2r2 对苯酸苄铵酰铵(denatonium benzoate)做出了反应,这种物质常被涂抹在小孩指甲上用于纠正小孩爱啃指甲的习惯(我!也!需!要!)。

那为什么猫还要保留这种基因呢?铲屎官们都知道自家主子在饮食上的喜好有多么变幻莫测:一些经常外出活动的猫常常带着死青蛙死蛤蟆回家,但青蛙和蛤蟆皮不仅吃起来苦涩还含有毒素——这就是猫咪的苦味受体的作用,它们在杀死青蛙蛤蟆或类似的动物后由于尝到了苦味而接收到了“有毒”的预警,所以猫咪们从来不会吃下这些动物,而是把尸体带回家等铲屎官收拾。

但光是这一点并没有什么说服力,毕竟和食草动物在饮食结构中所遇到有毒食物的频率而言,青蛙蛤蟆这样的情况实在是太少见。Jiang 认为猫保留了完整的苦味味觉是出于其它的进化目的。实验中,Jiang 发现猫体内的苦味受体不仅出现在舌头上,也出现在心脏与肺部,他认为这些受体的作用可能是“探测体内的感染”。至于其它的猫科动物体内的苦味基因是否也有疾病探测的功能目前还未知。

总之猫体内的大量苦味基因应该能够解释它们为什么这么挑食,但狗也保留了苦味基因,为什么狗什么都吃,连屎也吃呢?这和猫的苦味受体如何“尝”到苦味有关。今年早些时候有另一组研究人员发布了一篇研究报告,报告提到猫咪对苦味物质尤其敏感,比人类还敏感得多。

狗身上虽然保留了一部分苦味基因,但由于猫的苦味味觉尤其发达,它们在每天的膳食中几乎都能尝出苦味来。对于狗或者人来而言并没有味道的东西在猫的口中就会变成苦的,所以与其说它们挑食,不如体谅下猫科动物吃点饭的辛酸。作为铲屎官,别抱怨,多干活就对了。

[keep_beating via Gizmodo]

#私货

[-]

支付宝打赏 [x]
您的大名: 打赏金额:
赞一个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