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及气候
生态村模式:一个地球依然不够用
[-]
总有这么一种说法,如果地球上所有人都过上北美或者澳大利亚人的生活,至少要4-5个地球才能维持。这种分析法法用到的是“生态足迹”。欧洲一直在绿色生态的道路上不断前进,随着可再生能源的推广、能源效率的提高、公共交通的不断改善,欧洲可以说是全世界生态之路的典范。可就算大家都按照绿色欧洲的标准来生活,三个地球都无法维持。
与其去计算多少个地球才够,不如去思考人类如何用地球有限的资源更好地生活。如果我们真的深究这个问题,我们会发现几乎所有的环保文献都低估了人类文明可持续这条道路的实现难度。
90年代初Mathis Wackernagel和 William Rees提出了“生态足迹”这个概念,生态足迹就是维持一个人、地区、国家的生存所需要的或者指能够容纳人类所排放的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面积。这种环境核算法通过测量出指定种群享有的有生产力土地和水资源,评估出这个种群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的需求。如果一个社会能够在其所依赖的生态系统的承载范围内运行,就是可持续社会。
这种核算方法不能算是严谨的科学,许多批评人士指出这种方法低估了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就连生态足迹的创始人之一的Wackernagel也坚信这些数字低了。
根据全球足迹网络(Global Footprint Network)放出的最新数据看,人类的需求需要1.5个地球的生态承载力才能满足。一边是已经非常可观的人类资源消耗,另一边是盲目迷信增长对全球经济的持续影响,人类的过度消耗程度只会继续增加。
生态村的足迹
就连全世界最成功,持续时间最长的生态村,生态足迹也还没有达到合适的比例。
芬霍恩生态村位于苏格兰,这个全世界著名的生态村以鲜明的目的——让我们对地球依赖更少,而为外界所知。芬霍恩生态村的村民几乎只吃素食,村子里自己生产可持续能源,许多房屋都是用泥巴和回收材料制成。
研究人员对芬霍恩生态村进行了一次生态足迹分析。结果让人非常意外,因为研究人员发现即便地球上所有人都按照这里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所需的资源和制造的废物依然远远超过地球能够承载的范围。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这个社区依然保留了西方人能坐飞机就坐飞机的好习惯,不然的话,他们的生态足迹其实很小。
这个结论拿出来告诉大家,目的不在于让所有人都感到绝望,也不是否认生态村做出的努力。我(原文)是想告诉大家,在消费资本主义的框架下对外围修修补补根本不足以解决问题。
现代环境运动从开始到现在已经走过了五十年还是六十年的道路,可如何才能继兼顾地球的可持续承载能力,又保证人类的繁荣发展,到现在我们还是没有拿出一个范本。
我们对这个问题已经有了充分的理解,对于解决之道我们也非常熟悉。比如说,要尽快向可再生能源转变,要认识到这种转变要做到可行和可承受的范围必须要求发达国家高能源消耗要大幅减少。同时能源减少也意味着生产力和消费水平的下降。
要培养有机农业,消费当地生产的食物,适当地少吃肉或者不吃肉。我们要多骑自行车少坐飞机。衣服修修补补还能再穿,资源要和所有人共享,大幅度减少我们制造的废品,对市郊进行创意化重建。
也就是说我们的生活要适度且节俭,同时要保证物质的充足。我们还要少生些孩子,免得人口太多成了灾。
然而个人的行动并不足以带来什么改变,我们必须重新改造整个社会,让社会支持和推动简单的生活方式。为了让一个地球支撑起人类生活方式的转变,我们需要科技的力量,有些人也认为科技的力量可以在不改变现有生活方式的前提下大大减少人类的生态足迹。不过要让生活方式可持续,削减物质使用的幅度可能是你承受不了的。除了提高使用效率以外,我们也应该过得更加简单,思考一下除了消费文化以外,我们还能享受怎样的美好生活。
从消费主义和增长理论中走出来的人类还能保持繁荣么?面对多重危机同时袭来,人类能化险为夷闯出一线生机么?
回答了这些问题,也就理解了我们这个时代。
本文译自 The Conversation,由 富贵命长 编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