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
在DNA中存储文件,保质期可达二千年
云天明为了给几千万年后的程心写信,不得不把信息刻在石头上,如果他有DNA存档技术,就不需要这么笨重的方法了。
[-]
一个研究团队成功演示了可以把数据存储在DNA里并经受长达2,000年存档衰变,证明我们可以寻求基于DNA的存储解决方案而不是几十年就损坏的传统硬盘来保存信息和数据。
探索用DNA作为归档存储设备的科研人员将在美国化学学会(ACS)第250届全国会议暨展览会上展示他们的工作,披露这一显著成果。
他们的实验是这样进行的:
# Robert Grass和他的研究团队把83Kb的文本编码进DNA,包括包括1291年的瑞士联邦宪章和10世纪阿基米德的方法论。
# 团队接着把DNA保存在二氧化硅球体里,再升温至70°C持续一个星期,这和在10°C下保存2,000年等价。
# 团队从二氧化硅球体里移除DNA,解码了DNA,数据完好,没有错误。
[-]
在大局上看,DNA相比硬盘优点显著。虽然现代外部硬盘可容纳多达5TB的数据,一丢丢的DNA在理论上有能力存储超过300PB的数据。此外现代考古发现证明,来自几十万年前的DNA至今仍能测序,证明它们在现实世界中的长寿性。
“如果你回到欧洲中世纪,那时有教士在书本上书写向未来传送信息,而其中一些书籍仍然存在,”Robert Grass博士说。
[-]
“而现在,我们在硬盘上保存信息,几十年内它们就磨损了。”
为了透彻阐明硬盘有多局限和欠缺,互联网先锋和公认的“互联网之父”之一Vint Cerf警告已露端倪的“数码暗黑时代”。
“我们正在漫不经心地把我们的数据抛进可能的信息黑洞而浑然不知,”他在2015年二月这样说道。
[-]
信息黑洞
DNA存储的挑战和潜力
DNA所说的语言类似于我们目前在电脑上使用的二进制代码,Grass博士确认道。相比硬盘中用来代表数据的0和1,DNA代码是用A、C、T和G四个化学碱基序列刻写的。
显著地,DNA可以在更小的、微生物般的空间里打包进更多的数据,也能比现代存储解决方案维持更久。
[-]
随着Grass博士及其团队成功演示DNA的长期存档潜力,他们已经在谈论下一个挑战——在DNA长链中索引和搜索特定数据的问题。
Grass博士指出:“在DNA存储中,你有一滴液体,包含着编码了信息的漂浮分子。”
“目前我们能读出那滴水里的所有信息,但我不能指向水滴里的特定地点,只读出一个文件。”
该研究团队已经在指定方法和手段来标记DNA长链上的特性信息簇,以使之能够搜索。
就像很多早期阶段的新技术一样,一个显著的缺点是DNA存储的成本,Grass博士说,编码和存储几个MB的数据会花费数千美元。基于DNA的数据存储还要有一段时间才会存在于消费级技术,但其潜力有目共睹。
按Grass博士的说法,单单一滴DNA就能保存全部古代文献存档;现代政府文档;甚至是整个维基百科快照。
“对于保存信息的兴趣是一件我们已经遗失的艺术,在数码世界尤其如此。而这就是我愿意帮助解决和鼓励人们去做的:保存我们今天的信息,去增援未来。”
[-]
真田小队长正在破解DNA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