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07.31 , 15:46

被教科书改换的战争

[-]
美国海军陆战队员押送越共嫌疑人,1965

和过去的教科书相比,现代教科书中的战争不再那么壮丽,而更加突出惨烈和与个人生活的联系。然而,这仍不是战争的全貌。

孩子们教科书的内容常常是文化辩论的导火索。保守党人和自由党人互相攻击对方歪曲事实,灌输思想。地方媒体也经常关注在州教科书选择过程中的公众审核,以及家长们是否应该有更多时间提出反对意见。

尽管大家不停掰叱学生们应该学什么,系统性针对教科书内容的分析少之又少,特别是在很有争议的越战问题上。曾经有人激进地批评说,教科书里藏着的是另一门强调战争的壮丽和英雄气质,宣传军国主义以及国家主义的课程。

新的研究显示,把战争单调地描述为一种辉煌的,爱国主义斗争的现象,近年来起码在越战和二战的问题上已经越来越少了。然而,当代教科书还是极少批评美国的对外政策,也不去描述强加在美国敌人身上的苦难。

在新一刊的教育社会学中,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的研究者们发表了一边论文。文章研究了在1970年到2009年间出版的102本教学用书。

研究人员发现,几十年来在越战和二战的死伤话题上,对文字资料和照片的引用数量都有所增长。同样的增长也反映在对反战运动的提及次数上。研究者称,“这样的改变在越战问题上远比二战大得多”。另外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有足足12本关于二战和8本关于越战的教科书,对伤亡压根提都没提。这些书中的大多数出版于1982年前。

对于死伤的描写方式也了有一些变化。二战中,伤亡被描述得荣耀、被不带感情地说成战略结果而不关注士兵个人的次数稍有增加;而惨烈的用词、以及关注死伤士兵的家庭痛苦的描述几乎翻倍。至于越南战争,这种变化更为显著,而且方向也有不同。用壮丽的,非人性语言描述越战的比例从1970年的5%在1990年代降到了几乎为零,并一直保持到现在。换句话说,关于二战的描写方式还有混杂,越战中的描述完全是一边倒的残酷。

论文作者注明,研究并没有解释这种变化的原因。他们只提出了几种假设:越战期间的反主流文化可能造就了大众的反战情绪,从而给了针对两场战争的批评声音更多空间。又或者,日益增长的个人主义文化把公众视野从国家的地缘政治目标转向了公民的个体苦难。

不论如何,教科书对美国海外政策的明确批评,以及敌军士兵的个人经历依然是一片空白。研究者写到,“基于经过分析的教科书提供的证据,合法的身份和人权只包括到美国海岸(stops at the water’s edge)”。

本文译自 psmag.com,由 HHHHH 编辑发布。

赞一个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