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05.30 , 19:04

脑洞大开:鸟儿都有自己的名字吗?

我(原作者)一直很好奇,动物也用名字吗?它们是自己给自己取名,还是“别人”给它们取?是不是像我们一样,叫自己“小张”或者“大明”方便大家区分?后来才明白,很多动物都有自己的“名字”,不过只是和人类的方式不同,是特殊的叫声。有一种鸟儿就是如此。

[-]
这种鸟是澳大利亚本土品种,名叫壮丽细尾鹩莺(有点嗷口)。鸟妈妈会给每个孩子取名,不过只有“姓”,没有“名”。就像”史正香“一家如果是壮丽细尾鹩莺,他的父母就会叫他“史”,而不是“正香”。为何有姓无名?我有一个故事要对你讲:

[-]
一个鹩莺妈妈正在巢上盘旋,鸟宝宝在巢里嚷嚷着要吃东西,她就是不下来,一直听鸟宝宝叫,一直听,一直听。鸟宝宝显然是饿慌了,鸟妈妈明明嘴里叼着食物,可就是不下来,还是一直听,一直听......不一会儿就飞走了,头也没回地消失在云端,再也没回来,鸟宝宝就这样被饿死了。WHAT?什么情况?

[-]
其实,鸟妈妈并不是狠心,而是发现了一个可怕的事实。就在几天前,鸟妈妈仅有的两个蛋蛋还在巢种静静地等待孵化,就在它出去觅食的时候,一个卑鄙的邻居把自己的蛋丢在了她的巢里。这个”不速之蛋“其实是霍氏金鹃,生物学家把它们称为“巢寄生”鸟类-骗别的鸟帮它们养孩子。

[-]
鹩莺妈妈并不是都能看出这个“骗子蛋”。杜鹃蛋和鹩莺蛋很像,只要在它们的巢里,鹩莺就可能认为那是自己的孩子,卑鄙的杜鹃正是抓住了这点。更无耻的是,杜鹃蛋一般都孵化得很快,先孵化出来就可以到处跑,可以把旁边还没孵出来的蛋整出巢穴,让自己成为“独生子”,好吃得好,长得壮。所以,小杜鹃都是骗子,都是杀手。不过也不要急,它们也不是从不失手,要相信“鸟贱自有天收”。

这就是为什么鹩莺要有“名字”的原因。

弗林德斯大学生物学家Diane Colombelli-Negerel发现,对付这些骗子,鹩莺妈妈有自己的一套妙招。当鹩莺妈妈产下蛋9天后,就会安安心心待在自己心爱的蛋蛋身边,每隔4分钟叫一次,而且每次叫的音调都一样。持续一周后,蛋壳里的小宝宝不仅可以听懂这个叫声,还会记住它。

[-]
科学家们将这种现象称为“孵化呼叫”。Colombelli-Negerel还发现这些叫声中还包含一种特殊的音调,就像“家庭密码”。小宝宝破壳而出叫着要食物时,鹩莺妈妈就可以通过这个音调辨别,“好吧,是亲身的,给你吃。”

[-]
那为什么小杜鹃骗子不知道这个音调呢?

因为上学迟到了呗。快孵出来两三天前骗子杜鹃妈妈才把它们送到这里,这样就可以打个时间差,让小骗子们有机会消灭掉“兄弟姊妹”。不过来得实在太晚,凭它们的智商3天的时间不可能学会”密码“。

这样,鹩莺妈妈会对着自己窝里的一堆小宝宝(或者只有一个大宝贝)喊道:“天王盖地府”时,小骗子们最多可以回道:“小鸡炖蘑菇”。

鹩莺妈妈心头一亮,“你这小杂碎。”

[-]
问题来了,这些音调也叫“名字”?如果所有小鹩莺使用的都是同一频率的音调,那不就成了一堆哭声了吗?

什么是名字?
Ed Young在他牛逼的博客中谈到了这个问题,表示有科学论文证实不同巢里的小鹩莺使用的音调不一样,一窝一个样,而且不是与生具来,每个父母都有自己的音调。他在博文中写道:

“Colombelli-Negrel曾悄悄把两窝鹩莺蛋互换,结果发现小鹩莺们的音调跟‘养父母’的更像,这说明它们是在蛋壳里学会的‘密码’”。

还有一个问题:如果你叫“史”,或者“正香”,肯定你家里每个人都知道,那么鸟儿呢?鹩莺爸爸知道它们孩子的“姓”吗?

[-]

可以肯定,哪儿有老爸不晓得自己娃儿名字的。雌鹩莺向雄鹩莺要食物时会在叫声种夹着”密码“(就像:我饿啦,我饿啦,我饿啦,我是史);这个史的男朋友当上爸爸后就自然会用这个“密码”。史妈妈,史爸爸,再加上一堆史孩子,它们都用同一种音调,它们是幸福的一家,小骗子们只有看着的份儿。

本文译自 npr.org,由 claudio 编辑发布。

支付宝打赏 [x]
您的大名: 打赏金额:
赞一个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