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04.25 , 17:34

解读中国大学的同学相残案

[-]

2013年4月16日,当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波士顿爆炸案上时,中国媒体却沉浸在另一种压抑的情绪中。复旦大学一学子黄洋中毒身亡,疑犯却是他的室友。

好事成双,坏事也成对。同一天晚上,南京航空大学金城学院两名学生因琐事发生口角,一名学生被刺伤,抢救无效后死亡。故事还没结束,在17号上午,南昌航空大学宿舍内发现一具腐尸。这些案件让人们翻出了清华大学学子朱令中毒的陈年旧事,虽然过去19年了,案情依旧没有进展。

投毒并不是莘莘学子们自相残杀的唯一方法。在2004年,就曾有云南大学马加爵手刃四个同学。

在中国,接受顶尖的大学教育仍被认为是通往成功的终南捷径。此时,大学生也往往被看作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但这些大学生令人发指的行径,接连犯下的滔天罪行,无疑为整个中国社会敲响了警钟。

事实上,中国在12年的中小学教育中一直设有道德伦理课程,而全球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国家做到了这点。然而,这些课程中的道德理念实属泛泛而谈,而且多被政治奴化。中国自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就蓬勃发展,社会道德观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是教材却一成不变,少有实际引导作用。

当实用家战胜了理想家,当旁观者多于伸出援手的勇士,当鸡犬升天的裙带关系打败了脚踏实地的拼搏精神,当伦理仅仅变成学生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需要,这时候课本中不切实际的道德教条显然已和社会脱轨,在现实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国家教育的失败会导致学生道德理念的匮乏。在很多学生心中,道德标准变成了一种模糊抽象并可以肆意改变的存在。即使是扎根于中国教育中的家庭引导,也因独生子女政策的推行而摇摇欲坠。他们从小被父母含在嘴里,很少有机会习得分享、同情、承担之类的传统美德。

几十年来,中国一直推行一种所谓的“素质教育”。但事实上,由于人口众多加上教育资源的匮乏,在学校看来,怎样让学生考出高分才是他们的重中之重。这时候,学生的情感和心里健康往往就被忽略掉了。

当教育变成一场生存角逐的游戏,追求知识的幸福感已然在毫无温度的分数和居心叵测的暗算面前妥协。为防此类校园惨案卷土重来,中国教育者的当务之急是建立长远的计划来关注并提高学生们的心里健康水平。本文译自 The Atlantic,由 小呆快跑 编辑发布。

支付宝打赏 [x]
您的大名: 打赏金额:
赞一个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