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02.24 , 12:35

为什么说吃夜宵不是好习惯

[-]

比起白天,在夜间吃掉那些可可泡芙显然对人体来说要糟糕得多。一项新的研究结果显示,到了夜间,身体会更倾向于把那些东西转化成脂肪,而在白天会把它转化成能量。

研究报告出版在2月21日的《现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杂志上,研究发现在一天的不同时刻,老鼠调节血糖的能力不同。此外,打乱它们的生物钟,使它们的作息规律紊乱可以导致老鼠变得肥胖。

这一发现结果也解释了为何夜班工人更容易患糖尿病和肥胖症。

范德堡大学(Vanderbilt University)时间生物学家研究合著者Carl Johnson说:“打乱生物钟破坏了新陈代谢,导致体内更容易产生脂肪,甚至在相同热量或食物摄入的情况下也是如此。吃什么东西很重要,在什么时间吃也很重要。”

夜间动物
过去的几项研究显示夜班工人更容易肥胖,也更可能患糖尿病。假如老鼠(夜间动物)只能在白天吃东西的话,它们会更容易长胖,甚至是相同的热量摄入。研究者怀疑生物钟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虽然究竟能起多大作用目前还未知。

为了找到原因,Johnson 和他的同事们对24小时内老鼠体内处理食物过程进行了测试。白天,当老鼠不正常地吃东西的时候,体内会发生胰岛素不响应。胰岛素能告知身体组织从血液里摄取糖,再把它转化成能量(多余的没被转化成能量的糖变成了脂肪)。

此外,当老鼠被整天放置于微弱的红灯条件下,老鼠的抗胰岛素表现就更明显,这意味着组织对胰岛素发出的从血液里摄取糖的信号不响应,这就产生了更多的脂肪。抗胰岛素性跟人类糖尿病和心脏病关系密切。

早起进食
Johnson说,研究结果提示夜里迟些时候吃点心比起白天早些时候吃可能更糟糕。

不涉及这项研究的加州拉荷亚的索尔克学院生物学家Satchidananda Panda 说这项研究令人印象深刻。他在电子邮件里写道:“这个报告初次总结性地表明动物存在胰岛素敏感性的昼夜节律,这也很可能存在于人体身上。”

因为以前的研究显示人类血糖因有着常量的糖摄入,有日节律,研究者也怀疑胰岛素敏感性在一天中也会起动态变化。

本文译自 LiveScience,由 shixinxin 编辑发布。

赞一个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