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01.01 , 22:55

未来学的未来空间

[-]40年前的未来学家在憧憬2008时的画面里,人们可以恣意地坐在月球上,手里拿着可丢弃的数码纸张做成的杂志,享受着影像手机带来的无限便利,长寿已经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话题,即使会有死亡的存在,人们也可以将自己的大脑随时备份。

事实是不是这样呢?作为人们的谈资,未来学家几十年前的预言,在21世纪的今天仍然被无休止的比较着。你仍然可以打开自己的想象空间预测不远的将来,但是聪明人已经开始学会将时间的跨度尽可能的推后。当一代人已经开始习惯社会以及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他们就会下意识的收回自己曾经对于未来的的憧憬与展望。而这似乎不是未来学家应该有的态度,因为对于他们,这是工作。

未来学发展的最为全盛的时期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而造成其发展的原因并不是人们所想的高深科技的产生以及社会的巨大变革,相反却是因为这两大因素的缺失……因为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科技发展动力的因素:电,电话,内燃机甚至是载人飞船的发明都是其上一世纪——十九世纪的杰作。冷战的产生为地缘政治提供了稳固的根基,也让未来学家的理论产生了两张王牌:计算机以及核武器的产生。而科技发展到了今天,当前人类引以为荣的科技却只是1%人所研究的课题,基因工程,纳米技术,气候变迁,文化冲击以及量子力学……当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对未来的方向不为明确,未来学家似乎也似乎没有了可以借以参照或者反驳的土壤来任其发挥……

以下是人们对于未来学家的五点建议

(一)从小处着手。1982年时相对前卫的书籍推崇的理论是“大趋势”,而在其25年后的2007年,这个理论很快就被所谓的“小趋势”取而代之,这个理论的提出者是一名职业的公共关系专家,同时任布什政府主要政策策划人。可想而知,不久的将来,这个理论也将很快被“纳米趋势”取代。

(二)从当前出发。一位美国的从业人员在1991年时提出“将远见从火箭飞船上转移回消费者的消费趋势上”旨在从消费者的利益出发技术革新。一个阿姆斯特丹的制表公司最新的报告显示,消费者的最新意向是需要环保以及可以同自己身份相同的人有所区分的手表。当你了解了这些理念,还有什么必要总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高瞻远瞩呢?
# 本文来自煎蛋(http://jandan.net/)
(三)大胆说出你所不知道的东西。信息时代人们表现出来的不确定与几十年前相比获得了更多的宽容。甚至政府也开始坦然的向公众承认自己的不确定。在政府同意签署《京都议定书》的时候,发言人只是说:事实上,我们并不确定科技的发展给环境带来了多大的危害,但是我们更希望自己站在安全的一边。这似乎比那些宣称环境状况很好,没有必要签订这样的协定的澳大利亚政府听起来聪明的多。

(四)关注在一个特定的领域,如计算,国家安全以及全球变暖。所有高速发展的产业都是因为未来的不可确定而充满魅力。全球变暖在这个问题上显得尤为特殊,当很多在环境问题上被誉为专家的人站在一起声称即使是他们也只能猜测到长期的效果,未来学家又有何争辩呢?

(五)少说,多听。互联网的产生给有“智“之士带来无限便利。当很多人可以共享资源的时候,人群便成了智慧的群体。

最应该谨慎的未来学家绝不是个人而是所谓的预测市场,预期与结果往往大相径庭,市场的前景不为乐观。你永远无法知道本拉登什么时候对美国采取下一步行动,那么预测就如同赌博。但是要清醒知道的是: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的以预测为生的人们会发现,未来将愈来愈难以预测。

Link

赞一个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