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11.28 , 07:04

超长寿人群血液研究:较低的血糖、肌酐和尿酸水平是关键

百岁老人曾被视为罕见群体,如今已变得司空见惯。事实上,自1970年代以来,这一人群每十年翻一番,是全球人口中增长最快的群体。

关于人类寿命的极限以及决定长寿和健康的因素,自古以来就备受关注。早在2300多年前,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就曾讨论并记录了衰老过程。

然而,探索超长寿的秘密并非易事。这需要揭示遗传倾向和生活方式因素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在人生各阶段的影响。

我们近期发表在《GeroScience》上的研究揭示了一些百岁老人共有的生物标志物,包括胆固醇和血糖水平。

研究非凡长寿人群不仅有助于理解如何延长寿命,还能帮助探索如何实现更健康的衰老。

最大规模的生物标志物数据研究

我们开展了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研究,比较了超长寿人群与寿命较短人群的生物标志物特征。研究分析了这些特征与成为百岁老人的可能性之间的关联。

研究数据来自4.4万名瑞典人的健康评估记录,这些人年龄在64至99岁之间,是“Amoris队列”样本的一部分。通过瑞典登记数据,研究对他们进行了长达35年的跟踪。在这些人中,1224人活到了100岁,占总人数的2.7%。其中绝大多数(85%)是女性。

分析的生物标志物涉及炎症、新陈代谢、肝肾功能、营养状况及贫血等。这些标志物此前均被认为与衰老或死亡风险相关。与炎症相关的标志物是尿酸,这是一种由食物代谢产生的废物。此外,还包括总胆固醇、血糖等代谢指标,以及与肝功能相关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白蛋白、γ-谷氨酰转移酶、碱性磷酸酶和乳酸脱氢酶。其他指标还包括与肾功能相关的肌酐,以及与贫血相关的铁和总铁结合力(TIBC)。

研究发现

总体而言,百岁老人从60多岁开始便表现出较低的血糖、肌酐和尿酸水平。尽管大多数生物标志物的中值在百岁老人和非百岁老人之间差异不大,但百岁老人很少出现极高或极低的值。例如,百岁老人中很少有人早年血糖水平超过6.5 mmol/L,或肌酐水平高于125 µmol/L。

尽管如此,许多生物标志物的值在百岁老人和非百岁老人中都超出了临床指南所定义的正常范围。这可能是因为这些指南主要基于更年轻、健康的人群制定。

进一步分析发现,在排除年龄、性别及疾病负担的影响后,12种标志物中除谷丙转氨酶和白蛋白外,其余均与活到百岁存在关联。例如,总胆固醇和铁含量最低的组成为百岁老人的概率较低,而血糖、肌酐和尿酸水平较高的人也更难以长寿。

尽管某些标志物的差异绝对值较小,但仍能体现代谢健康、营养状况与超长寿之间的潜在联系。例如,在尿酸水平最低的组中,4%的人活到了100岁,而尿酸水平最高的组仅有1.5%达到这一寿命。

尽管研究揭示了生物标志物与长寿的联系,但尚无法确定具体的生活方式或基因因素导致这些数值。然而,合理推测,营养和酒精摄入可能发挥了一定作用。

研究表明,关注肾肝功能、血糖及尿酸水平或许对长寿有益。同时,偶然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能影响超长寿的实现。但从生物标志物的差异早在生命结束前很久便显现来看,基因和生活方式或许是关键因素。

本文译自 ScienceAlert,由 BALI 编辑发布。

赞一个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