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9.09 , 07:02

《神奈川冲浪里》背后的10个故事

《神奈川冲浪里》是日本著名画家葛饰北斋的经典版画作品,已有近200年历史,至今仍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广泛影响。

《神奈川冲浪里》背后的10个故事

它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艺术品之一。

这幅由日本传奇艺术家葛饰北斋约200年前创作的图像,已经被制作为表情符号、今年还出现在日本钞票上,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启发了无数艺术家。

随着这件标志性艺术作品将在今年秋季(9月5日至1月6日)回归芝加哥艺术学院的展厅,我们在日本艺术助理策展人Janice Katz的帮助下,一同探讨这幅作品背后的事实。

1. 《神奈川冲浪里》是一幅版画。

Katz指出:“人们并不总是意识到这不是一幅绘画,而是一幅为大众市场商业生产的版画。最初在许多年间,成千上万的副本和不同版本被生产出来,甚至在艺术家去世后仍继续生产。尽管今天仅有约100幅原版印刷品被认为幸存,但芝加哥艺术学院幸运地拥有三幅原版版画。”

2. 《神奈川冲浪里》并不是这幅版画的原名。

这是一个英文昵称。版画左上角显示的标题是“神奈川沖浪裏”,意思是“神奈川冲浪之下”。

3. 由于是纸质作品,《神奈川冲浪里》每五年只展出三到四个月。

日本木版画特别容易受到光线的影响,光线会使其颜色褪色并损坏印刷的纸张。Katz表示:“在展示像《神奈川冲浪里》这样的作品让观众体验的同时,我们总是在努力平衡如何保护这些作品,以便留存到未来。我们与保存人员紧密合作,设定纸质作品展示的参数。”

4. 《神奈川冲浪里》是葛饰北斋设计的一系列版画中的一部分,展现了富士山的景象。

虽然富士山在《神奈川冲浪里》中显得较小,但它是这幅版画以及整个《富士三十六景》系列的核心,展示了富士山在不同角度、季节和各种天气下的景象。有时富士山几乎占满了整个画面,而在《神奈川冲浪里》中,观者则需要在远处寻找它。这个系列非常成功,几年后又增加了10幅版画,最终还出版了三卷本的《富士百景》。

5. 《神奈川冲浪里》在日本观众眼中可能显得更加可怕。

由于日文是从右往左阅读,最早的日本观众可能会先看到船夫,然后再遭遇即将吞噬他们的巨大浪爪。因此,与从左至右的阅读方式不同,他们会直面这面巨大的海浪墙。

6. 该系列中的许多版画,特别是《神奈川冲浪里》,因其广泛使用蓝色而独特。

使用了传统的靛蓝和当时从欧洲进口的价格实惠的柏林蓝,也就是普鲁士蓝,来创造出海洋和天空的微妙层次。这种令人着迷的颜色对于原始的日本观众来说可能是新奇的,因此也成为了它吸引力的一部分。

7. 葛饰北斋在70岁时开始创作这个系列。

在出版商西村与八(Nishimuraya Yohachi)委托葛饰北斋创作这一新系列——即《富士三十六景》之前,北斋在60多岁时经历了一连串的不幸。他曾中风,妻子去世,同时他还在应对一个因赌博欠债而威胁整个家庭财务状况的孙子。

他写道:“没有钱,没有衣服,几乎没有足够的食物。如果我在下个月中旬前不能找到办法,我将无法活到春天。”显然,他找到了办法,凭借《富士三十六景》的成功,北斋感叹道:“70岁之前的所有作品都不值一提”,暗示他的最佳作品还在后头。

8. 葛饰北斋是江户时代(1615–1868年)以富士山为中心的一种宗教的成员。

自古以来,富士山一直被视为圣地,但当日本的首都迁往江户(今东京)时,这座长久以来备受尊敬的山峰变得更加融入许多日本人的生活。

江户没有城墙,城市居民因此能清晰地看到这座精神象征的山峰。虔诚的信徒们会前往富士山朝圣,而对于那些无法攀登富士山的人来说,当地还建造了许多小型的复制山峰,其中有些高达50英尺。

葛饰北斋可能是受到早期富士山描绘的启发,开始创作关于富士山的作品。

一幅由日本著名画家曾我萧白(Soga Shōhaku)创作的关于富士山的早期大型绘画《富士与三保松原》就是其中之一。这幅作品创作于1761至1762年,是现存最早的富士山绘画之一。萧白是一位神秘人物,以其独特的题材和古怪的绘画风格而著称。在这幅屏风作品中,萧白几乎完全使用黑色墨水来生动地描绘岩石、山脉和树木——以及瞬息万变的风、雨和云。

Katz补充道:“萧白以雪覆盖的冬季富士山为主题,用负空间作画。山体的白色是未上色的纸的颜色,而山峰的轮廓则用水墨画成。这是前现代时期最早、最大型的富士山绘画之一,也是葛饰北斋富士山作品的直接前身。”

《神奈川冲浪里》反过来也启发了许多其他艺术家。

受其启发的艺术家数不胜数,这里仅列举几个例子:

法国作曲家Claude Debussy曾收藏《神奈川冲浪里》的复制品,他的1905年作曲《大海》(La Mer)就受到了这幅作品的启发。其首版乐谱的封面上,用了该版画中的细节(没有富士山和船只),色彩则较为柔和。

奥地利诗人Rainer Maria Rilke的1908年诗作《山》据说也受到了这幅版画的影响。

雕塑家Camille Claudel在她的玛瑙雕塑《浪》或《沐浴者》中,将北斋画中的船只替换为三位手牵手的女性。

据说,Vincent van Gogh在创作他那幅蓝色为主的经典名作《星夜》时,也受到了《神奈川冲浪里》的影响。

本文译自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由 BALI 编辑发布。

赞一个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