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12.18 , 07:04

科学家首次观测恒星核裂变,银河系深处可能藏着“地球没有”的元素

银河系中42颗古老恒星的分析揭示了宇宙中首次出现的核裂变迹象,暗示着存在比地球上任何自然形成元素都重的元素。

你珠宝上的银和金也许来自一颗巨大的古老恒星,它分裂出比地球上自然形成的任何元素都重的元素,这项新的研究表明。这项研究提供了第一个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核裂变发生在超大质量恒星的核心。

比铁重的元素被认为诞生于宇宙中最剧烈的爆炸中,比如中子星灾难性合并。这些超高密度残骸(由曾经巨大的恒星坍塌而成)的聚合会在不到一秒钟的时间内创造出充满中子的超重原子核。瞬间,拥挤的原子核似乎经历了内部变化,并形成了银和金等元素。

现在,对散落在银河系晕轮的42颗非常古老恒星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首次揭示了核裂变——原子分裂并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在形成这些重元素中所扮演的角色。研究团队在一个团队中发现了元素之间的一致模式,并发现它们很可能是核裂变的产物。

“这个过程在一秒钟内创造了元素周期表上的所有元素,”该研究的共同作者,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理论物理学家 Matthew Mumpower 说,“这太令人难以置信了。”

这一发现表明,自然界可能会在再次分解之前,锻造原子质量超过 260 的元素,比元素周期表末尾的元素还要重。尽管恒星演化模拟已经暗示这种重型核裂变可能会发生,但这项新的研究标志着该过程的第一个“直接证据”,该研究的 lead study 作者、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 Ian Roederer 表示。

恒星中的模式

这项研究于 12 月 7 日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注意到这些古老恒星中发现的元素之间存在正相关,其中大部分恒星与太阳一样大,据信是在大爆炸后的前 50 亿年,即超过 90 亿年前形成的。分析显示,这些恒星中较轻元素,例如铑、银和钯(元素周期表上原子质量为 45 到 47)以及较重元素,例如铕、铒和其他原子质量在 60 年代的元素都更加丰富。

Mumpower说,这 42 颗表现出这种模式的银河系恒星“根本没有相互交流”。“它们唯一能够遵循完全相同趋势的方式是,如果在每个不同的恒星中都发生着相同的过程。”

如果没有核裂变——将原子核分裂成两半,其中一半比另一半重——这些元素必须单独产生。研究的共同作者、加拿大 Tri-University Meson Facility 的研究科学家 Nicole Vassh 表示,如果是这种情况,它将导致不同恒星之间元素比率显着不同,而不是团队检测到的持续相关性。

Vassh 在一封电子邮件中告诉《Live Science》:“因此,核裂变可以很容易地解释为什么这些元素的相对量会保持一致,因为它们总是以相同的方式共生。”

“重要的是要认识到,这里预测存在的裂变物质从未在地球上产生过,”她补充道。

其他天文学家也同意团队对这些元素数据的解释。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 Darach Jafar Watson 没有参与这项新研究,他告诉《化工与工程新闻》:“这种相关性非常明显。我想不出其他解释,虽然它不是结论性的,但它似乎是一个可能性高的合理解释。”

本文译自 Live Science,由 BALI 编辑发布。

赞一个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