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
英国知识产权局 AI还不能作为发明专利的所有者
差不多一年前,澳洲法院裁定:AI可以作为专利申请里的发明人。
但是最近,英国知识产权局则决定AI系统暂时不能为发明申请专利——会将新发明的所有权转让给发明的人类创造者。
最近的一次 IPO 咨询发现,许多专家怀疑人工智能目前是否能够在没有人类帮助的情况下进行发明。
政府表示,现行法律允许人类为人工智能协助下的发明申请专利,尽管在法条上存在“误解”。
去年,上诉法院裁定 Stephen Thaler 败诉,他曾表示他的 Dabus AI 系统应在两项专利申请中被承认为发明人。
IPO 要求他将真人列为发明人。法官以二比一的多数支持 IPO。
“只有人类才能拥有权利——机器不能。”Laing 法官在判决中写道,“专利是一项法定权利,只能授予人。”
但 IPO 还表示,它将“需要了解我们的知识产权制度在未来应如何保护人工智能设计的发明”,并致力于推进国际讨论,以保持英国的竞争力。
2021 年 7 月,澳洲的Thaler 先生也提起诉讼,而澳大利亚法院裁定人工智能系统可以被视为专利目的的发明人。
几天前,南非也出现了类似的裁决。
本周二,IPO 还宣布了修改版权法的计划,以“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并更广泛地”数据挖掘技术,为公共利益服务”。
大致要点是,因为AI需要大量的数据进行训练,而英国现有的版权规定,很多用于训练的数据仅能用于非盈利性的AI项目,这样就把AI发明排除在外。预期未来将允许所有合法项目,同时数据集的权利所有者有权收费和限制访问,但不能享有(经训练提升)AI后续工作成果的权益。
一个显而易见的类比:教师收费教授学生,如果学生以后凭借老师传授的技能创造出某项发明,老师不能宣称对这一发明拥有权益。
越来越多的人正在使用 DALL.E 2 等 AI 工具来创建类似于人类艺术作品的图像。
据报道,因美国版权局拒绝承认软件系统是图像的“作者”,最近又有一起诉讼。
IPO 指出,英国是少数几个保护没有人类创作者的计算机生成作品的国家之一。
它说,“计算机生成作品”的“作者”被定义为“为创作作品进行必要安排的人”。
保护期限为自作品完成之日起 50 年。
表演艺术工作者工会 Equity 曾呼吁修改版权法,以保护演员的生计免受人工智能的影响,例如由他们的面部或声音图像生成的“deepfakes”。
IPO表示,它会认真对待这个问题,但“在现阶段,人工智能技术对表演者的影响仍不清楚”。
“我们将继续审查这些问题,”它补充说。
https://www.bbc.com/news/technology-61896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