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3.17 , 10:16

关于野生猕猴牙齿的研究,让我们重新思考人类化石证据的意义

奥塔哥大学的一篇论文表明,研究野生日本猕猴的牙齿磨损的对人类进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约翰沃尔什爵士研究所的主要作者 Ian Towle 博士和Carolina Loch 博士与来自日本的同事合作,研究了猕猴牙齿上的根沟和大而均匀的划痕,相关描述以前仅用于人类牙化石。

“我们祖先牙齿上的异常磨损被认为是人类独有的,并展示了特定类型的工具使用。这些类型的磨损也被认为是我们祖先文化习惯的一些最早证据。”Towle 博士说,“然而,我们的研究表明这个想法可能需要重新考虑,因为我们描述了一组不使用工具的野生猴子的相同牙齿磨损情况。这项研究质疑了我们对人类进化过程中文化演化的理解,并表明我们可能需要重新评估文化习惯的早期证据。”

这项发表在《美国生物人类学杂志》上的研究得出结论,猕猴后牙上的“牙签”状凹槽和猕猴前牙上的大而均匀的划痕实际上是由更平凡但仍然令人惊讶的东西引起的——吃贝类和不小心咀嚼到砂砾。

这种猕猴以具有非凡的行为而闻名,包括在水中清洗食物和食用鱼类。他们已经被研究了70多年,并且没有看到使用可能导致观察到的异常牙齿磨损的工具或其他物品。

Towle 博士一直在研究各种灵长类动物的牙齿磨损和病变,他“非常惊讶”地在一群野生猴子身上发现了这种类型的牙齿磨损。

“到目前为止,人类化石前牙的大划痕一直被认为是由一种叫做‘塞住和切割’的行为引起的,在这种行为中,将动物皮等物品夹在前牙和石器之间用于切片。类似地,“牙签”凹槽被认为是用工具剔除食物残渣或缓解疼痛造成的。

“虽然这并不意味着古人类没有将工具放入口中,但我们的研究表明,意外摄入砂砾和/或正常的食品加工行为也可能是造成这些非典型磨损模式的原因。”

Towle 博士认为,这些发现提供了如何通过人类进化过程解释文化变化的见解。

“我们如此习惯于试图证明人类是独一无二的,与其他灵长类动物的相似之处常常被忽视。今天研究活着的灵长类动物可能会提供过去被忽视的重要线索。”

https://phys.org/news/2022-03-tooth-prompts-rethink-human-evolution.html

赞一个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