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
灭绝恐龙的小行星是在春天到来的
一项新分析表明,灭绝恐龙的那颗小行星是在6600万年前的春天击中了现今的墨西哥。
科学家研究了在撞击后不久就殒命的鱼类化石,利用生长模式和鱼骨中保存的化学物质,以确定这次撞击事件发生的时间。研究者总结说,小行星撞击时北半球正值春季,这个季节是许多动物繁育幼崽的时候,对这场灾难尤为脆弱。该团队在2月23日刊的《自然》上发文称,小行星撞击时的季节可能影响到那些在随后大灭绝中存活下来的物种。
“本研究的结果应该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一些生物在白垩纪末期就灭绝了,而其他的却挺过了这场浩劫,”克利夫兰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Michael Donovan表示。
小行星撞击的直接后果包括森林大火、海啸,撞击产生的岩石碎尘甚至飞落到了希克苏鲁伯陨石坑以外3200多公里的地方。一处保留有这些证据的地点是塔尼斯事件沉积岩,位于北达科达州有着丰富化石的“地狱溪地层”。
在小行星撞击后的几十分钟内,一道地震波撼动了塔尼斯河,激荡的河水将鱼、菊石和其他水生生物拍到了岸上。与此同时,被称作“小球体”的熔化和蒸发的岩石碎片受冲击进入大气层,凝结后再次落回地面,活埋了倒霉的动物。
“冲击波在地壳中快速移动,使得其上的水体(湖泊、河流)激起巨大的波涛;这和地震时的泳池很像,”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古脊椎动物博士生Melanie During表示。
为了确定这场混乱的发生时间,During和她的同仁研究了在沉积岩中发现的滤食性的匙吻鲟和鲟鱼,以及它们鱼鳃过滤到的小球体。对其中一条鱼骨的显微CT扫描结果表明,这些岩石碎渣还没有进入消化道,证实了这条鱼是在撞击后不久就死掉了。
研究人员还用显微镜观察了这些鱼的鳍刺和下颚骨的精密切片。During说,这些鱼骨的生长和树木一样,每年都会长出一层新的“年轮”。
她和团队观察了每一层上的小孔,每一个小孔都曾是骨细胞的家,在食物充足的温暖月份中,骨细胞的体积和密度都会增长。During说:“我们看到所有这些鱼身上都有季节性记录,它们也都死在了同一个时间:春天。”
接下来,研究人员又分析了鱼骨“年轮”中不同种类的碳原子或同位素在一整年中是如何变化的。这种鱼吃下浮游生物后会获得“较重的”碳同位素。在鱼死后,较重的碳同位素和较轻的同位素之间的比例有所增加,但还没达到通常在夏季时节的峰值。这又提供了一个证据,表明鱼是死在了春天。
“实际灭绝的时间要更往后,并不是在那一刻,”During指出。她说,但这个灾变的季节——北半球的春天,南半球的秋天——在小行星撞击产生的烟尘笼罩地球后形成的“核冬天”之前就已经毁灭了许多生物。
对许多生物体来说,熬过了天寒地冻的冬天后,春天正是生长繁殖的黄金时间。Donovan说,因此小行星撞击后造成的环境破坏对北半球生命的影响可能被放大了。
南半球正值中秋,这里的动植物可能更抗造;小行星到来的时候,哺乳动物正打算钻进巢穴冬眠,昆虫化蛹,休眠的种子也已藏入土壤。
Donovan和其他研究人员在此前也报告过,在小行星引发的大灭绝后,南半球的生态系统可能比北半球的恢复的更快。他说,该新研究应该有助于解释这种差异,不过这个悲惨时期还有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
Donovan说:“区域性恢复模式中的差异是因为与小行星撞击点的距离,还是因为当地气候的差异,亦或是因为撞击发生时季节的不同,还是别的综合原因?”
During说,随着研究人员继续调查灭绝恐龙的大灭绝是如何在全球发展的,其中的一个挑战便是南半球稍显不足的数据。
During表示,利用北半球发现的化石来研究这次大灭绝事件有着“极大的偏见”,而南半球的化石数据又有着许多空缺。“绝对值得将精力放在从南半球发掘更多化石数据上,”她说,“还要为缺少研究经费的当地研究者提供支持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