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初步解析雷雨哮喘的发生机制
前文 意想不到的联系:雷暴天气前会出现呼吸道疾病患者的就诊高峰 指出,研究人员发现,在雷暴之前,急诊室确实出现了呼吸系统疾病(例如COPD或哮喘)就诊高峰。
2016年,一场席卷澳大利亚墨尔本的雷雨过后,急诊科的呼叫量激增。这是罕见的 "雷暴哮喘” 大爆发,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墨尔本和附近的吉朗(Geelong)公立医院的急诊科的患者,与当年的平均数量相比,增加了672%;根据三年的平均水平,这比预期多了3365例。最终暴风雨导致10人因呼吸道问题死亡
现在,4月14日发表在《PLOS One》上的一个病理模型暗示,雷击、阵风、低湿度和花粉粒的组合可能是暴风雨后哮喘发作激增的罪魁祸首,而。
顾名思义,雷暴哮喘爆发时,路过的风暴把空气中的过敏原颗粒四处散播,引发易感人群的哮喘发作。
维多利亚州政府首席卫生官2017年的报告显示,风险最高的人群包括:已确诊的哮喘患者,尤其是病情控制不佳的患者;未确诊的哮喘患者;季节性花粉症或黑麦草过敏的患者。
虽然雷雨是平常的自然现象,但雷雨哮喘事件却相当罕见。第一作者、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的高级研究科学家凯瑟琳·埃默森(Kathryn Emmerson)在一封电子邮件中指出,自1983年首次记录到雷暴哮喘事件以来,医学文献中共出现了22次。
她补充说,在这22起中,有10起发生在澳大利亚,因此该国似乎是 "热点"。
"最严重的墨尔本雷暴哮喘事件发生在花粉症的高峰期,大部分患者的呼吸道都出现了过敏反应。"
通常情况下,黑麦草花粉颗粒体积太大,无法到达肺部深处,而是落在鼻腔和喉咙里;但不知为何,在2016年的风暴中,天气条件将这些花粉粒分解成更小的颗粒,引发了大量人的哮喘症状。
根据2017年州政府的报告,当地狂风,但降雨量极少,只有约1至4毫米。风暴过后,随之而来的是一波高湿度。但由于雨量稀少,许多人在风暴过后仍留在室外,这增加了暴露在花粉中的人数。
当天晚上和第二天,当地的医疗服务机构突然被大量因呼吸系统相关病症而寻求治疗的患者淹没。
当然,最大的问题是,为什么灾难会发生?科学家们理论上认为,风暴云层的冷空气下流搅动了下方的草花粉粒,将它们推向天空;一旦升入云层内部,花粉粒就会浸水饱和,开始爆裂。
2016年发表在《应用气象学和气候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支持了上述观点,指出云层中的风也是导致花粉粒爆裂的原因之一——还有雷电,但程度较轻。
墨尔本哮喘爆发后,州卫生部门希望创建某种预测系统。埃默森和同事们开始着手构建模型,但发现高湿度——花粉粒破裂的主要驱动力——并不是雷雨哮喘事件的有用预测因子。
“我们发现高湿度条件,几乎每个晚上都会出现——所以无法用于预测罕见事件。"
埃默森团队寻求其他可能的大气条件,以2016年的数据为指导,构建了计算机模型。
根据他们的实验和模型,他们发现几种现象同时作用,可破碎花粉,即强风、雷击和低湿度带来的静电积累和放电。
但值得注意的是,"闪电是唯一能在[亚粉粒颗粒]的产生中符合风暴路径模式的机制,"作者写道。这暗示雷击可能是雷雨哮喘的关键诱因。
然而,据澳大利亚9News新闻网报道,在致命的风暴中,大部分哮喘发作的地区并没有多少雷击事件,雷电落在了墨尔本市的东部和南部。因此,虽然雷击和哮喘发作之间似乎有一定的相关性,但这并不是一个完美的解释。
事实上,"没有一个过程完全满足我们对预警系统的要求,这意味着没有一个站得住脚的可靠信号,我们还没有完全破解雷暴哮喘的触发因素的代码。"
https://www.sciencealert.com/thunderstorm-asthma-sent-thousands-to-the-er-and-we-still-don-t-fully-understand-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