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为什么没有核动力飞机
美国海军曾在2015年要求国会为其提供1390亿美元以开发新一代战略核潜艇。与常规潜艇经常需要浮出水面进行充电不同,理论上核潜艇可以于海底高速航行数十年而无需加油。国防人员预计新型核潜艇靠一次供给的燃料就可以运行至其役期结束,最长可达半个世纪。
既然核潜艇与传统潜艇相比优势那么明显,为什么核动力不能运用在飞机上呢?
原因有很多。首先,想要使核反应堆符合飞行条件十分困难,让机组人员不受辐射危险几乎是不可能的。冷战时期,对核灾难的恐惧逼得巨头们不得不开始制定仔细到让人意外的计划:工程师甚至提出雇佣老年人飞行员来驾驶假想中的核飞机,因为他们会在辐射触发致命癌症之前就死去。
早在1943年,在为曼哈顿计划制造原子弹的同一时期,著名物理学家恩里科·费米就提出了核飞行的想法。随着二战即将结束,美国开始努力实现费米的核动力飞行梦。自1946年至1961年,一支庞大的工程师、战略家和管理人员团队昼夜不息地工作,试图让想法落地。
冷战时,飞机的续航能力成为普遍问题。轰炸机如果只有一个油箱,就很可能在到达目标后因燃料太少而无法返程。空中加油是一个方案,但并不理想。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空中加油的依赖,美国采用了建立全球空军基地网络的方法,供美国飞行器抵达目标并捎上新的燃料箱。然而采购基地十分昂贵且困难。美国曾以1亿美金从丹麦收购格陵兰岛以求得新的战略位置,而后丹麦决定保留格陵兰岛。
核电本身也造成了重重障碍。为了适应飞机,反应堆须足够小,这意味着反应堆将释放更多的热量。这些热量可能会让反应堆与飞机一起熔化,从而向地面洒落大量的放射性液体金属。
就算是反应堆可以放上飞机,为了保护机组人员不受辐射也需要给反应堆增加厚厚的屏蔽层。然而这本身又与飞机自重尽可能轻的要求相悖。毫无疑问二者是矛盾的。
不过,工程师还是继续假设:节省的燃料质量说不定可以抵消反应堆与屏蔽层的质量。美国花了16年时间都没有落实这一想法。同一时间苏联也在探索核飞机的建造,遇到了同样的问题。1958年《航空周刊》刊登了一片臭名昭著的文章,声称苏联已经在测试功能性核飞机。不久,艾森豪威尔总统出来平息并谴责该文章不属实。两大巨头都在核飞机项目上吃了哑巴亏。后来随着冷战落下帷幕,世界不再需要军备竞赛,核飞机项目也逐渐走向死亡。
本文译自 theAtlantic,由 南弗勒斯 编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