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11.25 , 09:00

香港出现全球第二宗人患大鼠戊型肝炎病例

香港出现全球第二宗人患大鼠戊型肝炎病例

香港当局证实,当地再现由老鼠传染给人类的戊型肝炎(急性病毒性E型肝炎)个案,这也是全球有记录以来的第二例。一起病例可能是出于偶然,两起病例则令人担忧,这说明该病毒或许已经可以跨越物种传播。

香港大学的主要研究人员之一Siddharth Sridhar说:“由于老鼠身上的戊型肝炎病毒与引发人类戊型肝炎的病毒存在极大的差异,以往我们认为它无法感染人类。”

“这是临床上的重大发现。”

患者是一名70岁的女性,因免疫系统受损于2017年5月入院治疗,向医生陈述病况时,提及了通常与人类戊型肝炎有关的各种症状,包括腹痛、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和头痛。

她接受治疗后,病愈出院。

但在今年9月,九龙牛池湾彩云邨一名免疫功能低下的56岁男性成为人类首例已知的鼠肝病例,当地卫生官员随后展开了调查。

他们重新化验了医院中已被确诊患有戊型肝炎的70名病人的血液样本,而该名妇女——来自距离彩云邨仅3公里的黄大仙区,入院的日期与第一名患者仅仅间隔数周。

然而,虽然这两种病毒按照Sridhar的描述,是“非常相似”的,但两位患者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联。

人患戊型肝炎通常的传播途径是:携带病毒的人类粪便污染了水源,或沾染到生活物品乃至某个人的手时;偶尔也有人因未煮熟的肉而患病,但到目前为止,最常见的途径就是被粪便污染的饮用水。

目前还不清楚大鼠戊型肝炎病毒究竟如何传播给人类,但近年来香港一直受到老鼠种群数量不断增长的困扰。

当发现第一例病例时,研究人员推测这名男子误食了被大鼠粪便污染的食物;或者,可能被老鼠咬伤而没有注意到。

卫生机构也无法确定女性患者的感染源。她报告说她未在家中发现老鼠,并且她不记得曾经与老鼠有过任何接触。

“没有看到并不意味着就没有联系,”Sridhar说。 “啮齿动物的排泄物有可能以某种方式污染了患者的食物。”

9月,香港大学的专家表示,第一宗个案已经敲响了公共卫生安全的警钟,香港卫生防护中心已促请食物环境卫生署推行灭鼠措施。

本文译自 sciencealert,由 majer 编辑发布。

赞一个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