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说明为什么我不消费:
北京,月薪5W+,五险一金7000,税月均1W,房租5000,父母5000,通勤+水电+食堂约3000,打算今年买房,贷款300W,月供1W+,置换房租一个月剩2W,父母那部分生育后可以平替为育儿。
按照中国的平均居民储蓄率,我应当存的钱是我可支配收入(也就是税后收入)的35%,照此计算,我每个月应存1.5W左右,也就是说我每个月能够用来消费的金额是5000元。
总结:在既定消费习惯的前提下,我的消费金额不到月收入的10%。
而如果假设我的月收入砍半,在其他固定支出不变的前提下(养育 + 水电等 + 贷款),我的可支配收入只有我月收入的20%左右了,我已不可能达到平均储蓄率,也没有收入做额外的消费了
但如果不贷款,或者仅使用公积金贷款,在收入砍半的基础上,我的可支配收入占比能提升到月收入的50%,此时我在储蓄后有20%的收入可用于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