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8.22 , 23:27

是谁在消费,网络上杜撰的“假装深刻的废话”?

真正意义深远的东西与听起来有点深刻的东西之间存在明显的界限。但事实并非如此。所谓有点深刻的东西实际上并没有任何意义。完全没有。

研究人员将后者称为“假装深刻的废话”(严肃地说),并且听起来很有趣,它也成了科学研究的重要主题。为什么?因为我们对伪深刻的废话的辨识能力和其他社会技能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译注:这里“假装深刻的废话”不是以前网络流行的和尚与禅师的那种鸡汤或托名鲁迅奥巴马等人的格言,而是单纯词语堆砌,真正毫无意义的废话。

是谁在消费,网络上杜撰的“假装深刻的废话”?
credit:123RF

以David Wolfe为例。他的Facebook页面拥有超过1200万粉丝。

严重的是,David'Arcocado'Wolfe发布和分享的内容实际上并没有多大意义。就像他说“巧克力与太阳在同一条直线上”。

嗯。这听起来很深刻——可能只有一微秒——你意识到这是毫无疑问无可否认的最夸张最矫情的胡说八道。

在2015年,加拿大科学家研究后发现,消费这些假装深刻陈述的人也更有可能表现出较低的认知能力,并且更容易相信诸如阴谋论,超自然现象等。

受到2015年研究的启发,瑞典的研究人员现在再次深入这一朦胧领域,看看消费者对无意义的胡言乱语接受度和他们的实际行为之间是否存在任何可被证实的联系。

事实证明,真有。

由林雪平大学的一个团队领导的这项新研究调查1000多位瑞典公民,并要求他们评估14个句子的意义(或无意义),其中一半是有意义,另一半是,嗯,废话。

例子:

“水滴石穿,不是因为水的力量,而是它的坚持。”深刻!
“健康和宽容为未来提供了创造力”废话!
“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深刻!
“无法解释的宇宙固有经验。”废话!

除了对这些陈述进行价值判断外,研究人员还询问参与者过去一年内是否曾向慈善机构捐款,并让他们选择性地回答其他调查问题;相应地,问卷调研结构可以代表他们捐出一小笔款项。由参与者选择目标慈善机构。

最终,团队发现,那些最容易接受伪深刻废话的参与者——即他们认为废话是有意义的——也总体上不太可能从事亲社会行为,例如向慈善机构捐款或自愿为慈善事业做贡献。

“据我们所知,我们是第一个通过具体实验将废话反应与实际行为联系起来的研究。”该团队的一名心理学家Arvid Erlandsson解释道,“我们发现那些善于区分真正深刻与伪深刻的人更加亲社会。”

鉴于样本相对较小——以及用来评估的陈述语句数量有限——研究人员承认他们的实验存在着局限性。

“我们认为这一发现只是对一个新鲜有趣且迅速兴起的研究领域做出的微小而有趣的贡献,而不是开创性或奠基性的东西。”Erlandsson说。

但是,在猖獗的假新闻,狡猾的伪科学以及扭曲的错误信息共同缔造的网络狂欢中,任何废话都变得重要起来。

PLOS One刊文报道了实验结果。

本文译自 sciencealert,由 majer 编辑发布。

支付宝打赏 [x]
您的大名: 打赏金额:
赞一个 (15)